返回

296 五彩楼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96 五彩楼船 (第2/3页)

壮士踩动水车,就可以让整个五彩大船行动起来。

    中间一层是储藏室,也是士卒休息的地方。

    再上一层就是甲板了,是作战的地方。

    最上一层,公输祐当时设计的想法是在甲板上设立箭楼,可以居高临下地shè箭。

    不过有了马钧以后,这箭楼就可以改为弩箭炮台了。

    不管是重弩还是连弩,亦或是床弩,马钧都可以研究出来了。

    船体表面,赵飞提出了包一层铁皮的理念,只是这样一来肯定很重。

    那如何增加浮力,减轻铁皮的重量,就是公输祐、马钧和蒲元的事情了。

    这种技术活还是专门的人才来处理的好。

    除了这种超级楼船之外,小船也是要造一些的。

    运输船,用于探查消息、速度极快的小型船只走舸。

    快速的进攻船,艨艟舰。

    除此之外,带有风帆的大型楼船,赵飞也是要制造的。

    五彩楼船用于长江上短时间内战斗是很好,可以逆着江水而上,不必太过担心水流以及风向的因素。

    在赵飞知道周瑜可以掌控风向之后,他就在考虑不依靠风力为动力的船只了。

    但是除此以外,赵飞知道还有广阔的大海。

    在大海之上长途远行,五彩楼船就不合适了,必须要依靠风力来行驶。

    在东南亚,赵飞知道茄子、菠菜、黄瓜原产地都在印度、泰国那边。

    在这个时代,单调的饭菜,早就让赵飞吃的想吐了。

    赵飞在这个世界也算是混得如鱼得水,如果说他唯一不满意的,想吐槽的就是这吃饭方面的问题了。

    除此以外,还有甘蔗的原产地在印度,椰子的原产地在菲律宾,都是上好的饭后水果。

    除了这些吃的以外,还有一个是赵飞最想得到的,那就是棉花了。

    棉花的原产地还是在印度,在汉朝,只有贵族才可以穿丝绸或者皮衣。

    赵飞在冬天是不冷,身边的人也都不会冷。

    但是那些普通百姓就不一样了,这些东西他们是穿不起的,他们可以穿的只有粗麻制成的衣服,御寒的能力是很差的。

    因而一旦冬天的时候太冷了,对于这些百姓来说,就会特别地难熬。

    要是有了棉花,以厚厚的棉衣来代替昂贵的皮衣,就可以在普通百姓之间推广了。

    从江东到印度,通过陆路是行不通的,太遥远了,中间还有一个青藏高原。

    赵飞可不想来个现实版的西游记,玄奘法师去了多少年才取回经书?赵飞可等不了这么久。

    那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海路了。

    一直在清朝之前,中国的造船技术都是遥遥领先全世界的,郑和下西洋的庞大船队。也是当时的西方蛮夷之国难以想象的。

    赵飞相信通过他偶尔想起来的一些造船理念。再加上公输祐和马钧蒲元他们的才能,一定可以造出适合远洋的大船。

    可惜赵飞最想要的马铃薯、玉米和番薯,都在美洲。

    横跨一个太平洋?或许过个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在赵飞的全力资助下,公输祐他们才能发明出这样的大船来。

    不管是应付周瑜的淮南水军的进攻,还是以后去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