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治理山越 (第2/3页)
,各州叛乱不断,各地刺史遇到叛乱,无法擅自调动军队,必须请示皇帝,中原的州郡还好,但是在偏远地区,这一来一回,就会耽搁许多时间了,那时候刺史得到朝廷命令再去平定,叛军早已经做足了充足的准备,声势很浩大了。
汉灵帝是在无奈之下才把刺史给为州牧了,下放了许多权力,一旦有叛乱发生,州牧可以自行调动军队平定叛军,之后再请示朝廷就可以了。
这是无奈之举,汉灵帝也是因此进行了一些措施作为反制之举,在四周偏远之地,西凉之地就近在洛阳,不需要多说什么,在幽州,幽州牧刘虞和公孙瓒就是相互掣肘,在荆州,荆州牧王睿和长沙太守孙坚也是相互掣肘。
赵飞知道在历史上,后来公孙瓒是杀了刘虞,而孙坚也是杀了王睿,之后刘表才代替王睿成为了荆州牧。
可以说汉灵帝的这一手布置还是极其高明的,使得偏远州郡的州牧无法在独掌军政大权之后脱离朝廷控制。
现在江东这里,离洛阳也是无比地遥远,汉灵帝对扬州牧陈温也说不上什么放心或者不放心,现在多一个赵飞可以在江东dú lì于陈温之外,这对汉灵帝来说是一件好事。
因此汉灵帝的目的和想法,是和赵飞一致的,现在赵飞还送了礼,就更讨汉灵帝欢心了,加上有十常侍在边上说好话,汉灵帝爽快地大笔一挥,赵飞请求的事情就顺利达成了。
三郡之地由平越中郎将暂时治理,方便清剿山越余党,dú lì于扬州之外,不在扬州牧的管辖之内。
朝廷这道命令下来,赵飞是开心了,陈温就很是愤怒了,但也无可奈何。
赵飞得到了他想要的朝廷政令,接下来就是潜心发展了。
建安郡和临海郡交给鲁肃和徐庶负责,赵飞是极为放心的。
他们虽然还年轻,尤其是徐庶还没有求学过,但是他们都是可以治国的良相之才,天赋在那里,治理一郡之地还是有足够能力办到的。
赵飞也害怕这样拔苗助长会毁了徐庶这个天才,因此购置了不少书籍,尤其是他系统里所读的完整四书五经,都是命人抄录了下来,分别送给鲁肃和徐庶一人一份,让他们在政务空闲的时候,有时间可以看一下。
这自学肯定没有求学效果好,但是现在赵飞缺少人才,如果还让徐庶像历史上一样去荆州求学,学成归来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到时候时间长了,赵飞对徐庶的恩情可能也就有些淡了,要是徐庶在诸葛亮他们的影响下,有了忠于汉室之类的政治主见,那赵飞就悲催了。
现在徐庶就算无法成长到历史上那般的高度,至少他是为赵飞效力的。
对于徐庶这种大才,赵飞如果自己不能得到,那宁可毁去也不想让刘备或者曹cāo得到。
……
时间慢慢地过去,平均拥护度在慢慢提高,士卒的忠诚度和武力也在慢慢提升。
大乱之后就是大治,建安郡之前的山越首领,带着五六百人在山林里面乱窜,不时地出来侵扰一下村子,抢一些钱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