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7 榆中育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27 榆中育河 (第2/3页)

困住这榆中城,那叛军必然不能够久守,自然会撤离的,到时候他们缺衣少粮,我们挥军掩杀,必可一战竟其功,”孙坚面sè坚毅,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和破敌良策一一说了出来。

    赵飞在一旁也是暗暗点头,确实是个好主意。

    周慎听了不以为然,自以为叛军已经是穷途末路,根本犯不着从长计议,以免耽搁时rì,就应该速战速决。

    周慎毕竟是主帅,他做下的决定,孙坚也只能遵守,至于赵飞,周慎愿意请他来喝酒吃饭,已经是非常高看他了,哪里轮到他有什么意见。

    另一路董卓是向着安定郡去的,那里的羌胡联军并不多,很快平定了,目前正向着这金城郡赶来。

    第二天,后面的辎重队和援军已经抵达了,周慎把俘虏都交给援军来看守,他听闻董卓离这里也不远了,心里信心更是十足。

    周慎就下令全军带了五天的粮草,轻装简行,剩下的粮草物资留给董卓。

    现在赵飞和周慎会合了,他也只能遵守周慎的命令,不可能还能像之前那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了。

    周慎麾下的这三万人马,其中有两万是步卒,这也是官军野战战胜不了羌胡联军的原因所在。

    不仅仅是周慎这边,张温那里也是,都有不少步卒,在这个西凉大地,步兵骑兵混战,行军缓慢,那就是羌胡联军最好的靶子。

    董卓在羌人的声望很高,他为人慷慨豪气,又有武力,在马上左右双手都可以开弓,武力不凡,恩威并施之下,很得羌人的敬服。

    因此董卓麾下有不少骑兵,在陇西郡武都郡和汉阳郡,那里的羌族部落都没有参与北宫伯玉的造反。

    不过董卓并没有出多少力,麾下带出来的嫡系人马并不多,一来是保存实力,二来是如果展现过多的实力,会招来朝廷的猜忌。

    董卓带了一万多骑兵,是他的嫡系,三万大军其他的都是步卒,都是朝廷补充的。

    周慎的军队行军缓慢,赵飞跟着也只能慢慢行军了。

    幸好榆中城并不远,渡过了育河就可以抵达了。

    羌胡联军走的时候,在韩遂的提醒下,把这周边的船只都收缴干净了。

    周慎下令打造木筏,外加过河,这耗费了两天时间。

    这两天时间,榆中城里的叛军也趁机从后方补充了一些粮草物资,总算缓了一口气,不过士气还是很低落。

    董卓也已经赶到了,周慎看到耽误了这么长时间,就更加不会再考虑孙坚的建议了。

    毕竟现在都快要十二月份了,再不加快攻城速度,大雪飘飞的时候就无法再进攻了。

    那到时候朝廷怪罪下来,他绝对是吃不了兜着走。

    孙坚的建议是封锁粮道,是个好建议,但是需要耗到城里没有粮食,这两天城里叛军抓紧运输了不少粮食,想要耗完,需要一些时间。

    显然周慎是等不起了。

    周慎联合董卓,六万大军度过育河后,先扎营休息一晚上,准备明天一早再一起攻城。

    这金城郡是羌胡联军的老巢了,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