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 开始组建教导队 (第2/3页)
去以后也要告诉下面的伍长,队正,再由伍长,队正转告给全军,本都尉将在接下来三个月的每天下午,亲自与陛下派遣来协助本都尉的侍中们一起教导大家书识字,三个月以后进行第一次考核,主要考核内容是基本的识字,算数,以及本职工作中的武器维护,技战术等方面,各项考核综合满分是一百分,所有项目加在一起,总分少于六十者,军士要受罚,军官要降职,甚至直接贬为大头兵,成绩优异者,哪怕只是一个小兵,本都尉也可能将之破格提拔,甚至推荐到陛下身边担任侍中!”
“在本都尉手下,是人才,就一定会重用,是庸才,那就请你走开!”
霍子候看了看脸色有些迟滞的手下们。
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提法有点超越时代了。
但是,军队必须要有文化!
没有文化的军人,只能是一个武夫,依kao个人勇武,呈一时之雄罢。
一个人再厉害,能敌得过千军万马吗?
当年项羽都知道要学文化,才可以做到万人敌。
况且,中国历史上,军人为什么总是只能在乱世呈英雄,一到太平盛世,就被文官压制?根本的原因就是大部分军人,知识不足,基本上是文盲,只有少数的高级将领才懂得识字看书,钻研兵书。
这个现象很不好。
霍子候在现代看史书,最是讨厌外行指挥内行,文官肆无忌惮的干涉武将的指挥,作战。
文官为什么能够肆无忌惮的干涉武将的指挥,作战?
霍子候感觉,原因就在于武将这个群体,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朝堂上也没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
现在的大汉,虽然尚武之风非常浓厚,武将在朝堂中几乎说一不二,没什么文官能够跟庞大的武将集团对抗。
这是因为之前的大汉武将们的素质都非常高,历代丞相几乎或多或少的都有武将背景。
但是,等到那些高素质的武将死去之后,新生代怎么办?
特别是几百年之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兴盛,文官的素质将第一次全面压制住武将。
所以,霍子候要未雨绸缪,为武将集团做些事情。
而要提高武将的素质,最快捷的办法,莫过于扫盲,强制性的扫盲!直接把会不会识字,看书跟职务,权利挂钩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