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开始 (第2/3页)
理环境,交通等状况。
这是他下兵棋下多了,渐渐养成的一个习惯。
五年前,大汉征服朝鲜,三年攻打进犯的不臣西南夷,甚至前两年镇压武威郡造反的羌族,刘彻在事先就开始看那些地方的地图。
渐渐的,几乎所有亲近刘彻的宦官,大臣都知道了,这位不看地图还好,一看地图,保准在谋划什么。
而根据霍子候的记忆,攻伐大宛也就这一两年的事情了。
大汉要攻打大宛的理由,其实就跟后世的米帝攻打伊拉克一样。
大宛国本身没有罪,有罪的是,汗血宝马。
战马,在这个时代就跟现代的石油一样宝贵,没有战马,大汉国就不要去谈什么征服匈奴,建立霸权了,只能被动防守。
但是,大汉国乃农耕文明,本身并不具备优良战马的生存环境。
长久以来,大汉的战马在耐久力,速度以及负重能力上,远远的落后于匈奴人培育的战马。
马种素质上的劣势,一直限制这大汉骑兵的作战半径与战斗力。
这个情况,直到乌孙使者带来了乌孙国特产的乌孙马之后,才得到逐渐的缓解。
但是,乌孙人给的良种马种并不多,就那么几十匹,完全无法满足大汉国的需求。且乌孙马的引进也并未让大汉在马种上面彻底甩掉匈奴人。
这个时候,大汉的目光必然会被大宛所吸引。
大宛有汗血宝马这个事情,大汉国自从张骞回来以后就清清楚楚了。
这么多年来,为了获得汗血宝马,大汉国已经用尽了自己全部的外交手段,可惜全部遭到了拒绝。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除了战争,大汉别无选择。
这就跟现代的某个国家,在开发出了全世界最优质,储藏最丰富的石油田之后,却拒绝将它所出产的石油出售给米帝一样。
除了战争,米帝同样别无选择。
在霍子候看来,大宛国这简直就是在自掘坟墓。
没有错,大宛国确实算得上是西域诸国中一个比较大的国家,人口达到了六十万,拥有常备军三万余人。
而且,其国地处帕米尔高原之上,易守难攻。
确实有些资本倔犟一下。
但是,这样的资本在现在已经在已知文明世界中独孤求败,天下无敌的大汉眼中还是完全不够看。
刘彻从来就不是一个会被困难吓倒的人。
为了汗血宝马,刘彻一定会不惜一切手段!
只是,霍子候没有想到,刘彻竟然这么快就决定了要攻打大宛。
再想一想,刘彻在自己没有加冠之前,就忽然任命自己为骠骑都尉,与大宛联系在一起。
霍子候知道,看样子,自己这个骠骑都尉当不了多久了。
以前霍子候以为刘彻任命自己为骠骑都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