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节 大朝(1) (第2/3页)
“善,卿辛苦了!”刘彻点了点头,道:“最上者与殿者名单,卿即刻呈上!”
所谓课最上,与课殿,乃是大汉对官员政绩与德行的考核成绩。
最上者,就是最优秀,政绩最出色的官员,至于殿者,就是最差劲的官员。
大汉规定,官员政绩,三年一大考,一年一小考。
御史大夫负责领导审核,评定地方郡守政绩,按照政绩,分别划分为最上,最,殿等几个标准。
而天子则负责考核三公九卿之政绩。
尚书令考核郎中,侍郎。
具体到地方上,郡守及诸侯王相又负责考核下面的县令,丞。
这样,就形成一个层层负责的考核体系。
按照过去的传统,课最上者将得到毫无疑问的升官,殿者要免官,甚至还要追究其施政不当的罪过,严重渎职者将会直接交由廷尉审理。
“诺!”倪宽点点头,将早就写好的奏疏,恭敬在捧在手上,一个宦官拿过奏疏,交到刘彻手中。
刘彻就稍微看了看,脸色有些不太好了。
霍子候悄悄的眼睛瞟了一眼,就看到了这殿者名单上,北地郡郡守李原榜上有名。
大汉的郡守,全部都是刘彻亲自任命的。
因此,在殿者名单上出现一个郡守的名字,是非常罕见的,一般来说,该郡守没到天怒人怨的地步,御史大夫通常会给些情面,不会将之列入殿。
因为,这简直是在打天子的脸,会让感觉自己没有识人之明。
“很好……”刘彻几乎是咬着牙齿,用一种咬牙切齿的态度道:“李原啊李原,你当初是怎么跟朕承诺的?”
他想了一想,然后似乎又有些心软,放弃了立刻派遣使者去把李原抓回长安的想法,自言自语道:“既然这样,索性今年冬天没什么事情,朕就亲自到北地看一看,你是怎么治理的?”
然后,他放下名单,道:“今日大朝,乃商议国家大事,定明岁之策,议论百官得失之朝,诸卿且畅所欲言!”
“臣,有本奏!”百官中,太子太傅卜式立刻就出列道。
“臣亦有本奏!”跟随着卜式身后,十数名八百石到一千石的官员集体出列,整齐得像在事先就演练过无数遍一般。
霍子候看的清楚,自己的老师吾丘寿王赫然在列。
他不禁皱了皱眉头。
这个事情,明显的就是神仙打架,你老人家掺和什么啊?一个不小心,就要万劫不复了。
况且,就算扳倒了桑弘羊又怎么样?
当今天子可是一位非常记仇的天子,惹毛了他,什么情面都不会给人留了。
但是,霍子候看到吾丘寿王的眼神中分明带着些坚定的神色。
霍子候顿时有些了解吾丘寿王此时的心态了。
屈原大夫说为了理想,他可以九死而不悔,后世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