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六节 兰台见闻(第一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六节 兰台见闻(第一更) (第2/3页)

好不容易才收集整理起来的宝贵书籍。

    但是,他也知道,能够自由的如入无人之境,出入兰台,而不需要令符的大汉贵族很少,而像霍子候这般年纪的,更是只有那么两三个。

    因此,说话很委婉,恭敬,生怕得罪了这个不知名的贵人。

    不过在下一刻,当他看清楚霍子候手上拿着的书什么之后,他立刻就像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急急忙忙的不顾一切的将霍子候手上的书夺了下来,像护宝贝一样捧在手中,左右看了看,发现没有任何损坏之后,他才拍拍胸膛,心有余悸的道:“大人,这个可是韩非子的原稿呀……现在,能够找到的韩非子原稿的书,已经很少很少了,在这兰台的藏书之中,也就只有这卷《五蠹》以及另外一卷《说难》了!”

    “不能有半分损失啊!”

    “呵呵……”霍子候摸了摸脑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他也没想到,自己随手一拿,竟然就拿到这现代至少属于国家a级文物的珍贵书籍。

    “韩非子的原稿啊……”霍子候高兴的摸了摸胸口:“嘿嘿,没想到,我竟然能够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到法家最优秀的思想家的手稿……可惜了,方才我没抓住机会多看几眼!”

    韩非子的《五蠹》,霍子候早就看过了。

    其中阐述的许多思想,即使在现代也是非常新奇的。

    特别是《五蠹》中的五子二十五孙理论,是全世界最早提出人口是按照几何数字增长的,领先西方在这方面的理论两千年之久。

    对于中国宦官的紧张,霍子候能够理解。

    这卷原稿,在价值上来说,是无价的!必须也一定要得到最妥善,最完美的保护!

    于是,霍子候善意的对那宦官点点头道:“哦……知道了!”

    便再不敢去随意的碰触这些书柜上的书籍,万一要是一个不小心,损坏了这里的这些珍贵文化遗产,那么这辈子他都会非常悔恨。

    告别了宦官,在兰台殿中转了几个圈之后,霍子候终于找到了正在忙着查阅去年各地郡县上报的人口土地基数的张安世。

    今年的秋收已经将快来临了,秋收之后的农闲时节,是整修河道,开凿新的水利设施的最佳时机。

    因此,大汉的决策圈需要提前知道,去年各郡县的基本人口,土地结构,以最终决定,将资源向什么地方倾斜,达到最大效率化。

    于是,这些日子以来,张安世都非常非常的忙,霍子候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了。

    “安世兄在烦恼些什么呢?”霍子候走到张安世的面前,发现自己的这个好朋友愁眉苦脸,一脸的无奈状。

    “别说了……”张安世看到霍子候,非常苦恼的道:“去年,陛下先是迁闽粤数十万百姓于江淮,一下子就用掉了国库一万万钱和数十万石粮食,去年收上来的赋税,上个月就用光了,现在基本是在吃老本,可先帝跟太宗皇帝留下来的老本,这几十年早吃的差不多了……”

    张安世放下手中的竹简,苦恼道:“可是明年,大河瓠子决口,陛下是非堵不可了,征调民工,军队的命令都已经下达了,我们兰台也接到陛下要求我们测算明年降雨多寡的制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