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三节 匈奴(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三节 匈奴(2) (第2/3页)

轻的将军不见了。

    恍惚中,另一个将军穿着那件让赵信永生铭记的红色甲胄走到了他的身旁,将军漂亮的眼睛盯着他。

    “翕侯大人……”将军修剪得非常得体的髯须随风飘荡,他的声音就好似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我来了……”

    “苏兄!”赵信瞪大了眼睛,他鼓起全身的力气,伸出一根颤颤巍巍的手指,想要去抚摸那个将军的脸庞。

    手指刚刚伸出来,将军的影子就不见了,一缕阳光从帐篷的缝隙中照射进来,照在赵信苍白的脸上。

    赵信苦笑一声。

    勉强的伸出手,用尽全身的力气,对乌维道:“大单于……我只是一个可耻的懦夫,在十四年前,就该死了……先单于没有让我死,反而重用我,还封我为自次王,准许我在单于庭任意活动,言听计从,大单于更器重我微薄的才能,许给我单于之下的最大权力……对于这些,我感激不尽!”

    “现在……我就要死了……汉国人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死之前,我有几句话,希望大单于能够记住……”

    “您说……”乌维哭泣着点头,俯下身子,对赵信施以匈奴人最高的礼节,用子侄之礼对赵信叩拜道:“自次王,在名义上您虽然是我的臣子,但实际上,我一直把您当父亲一样看待,您有什么吩咐,就尽管说,我一定会记住您的吩咐!”

    “团结……不管什么时候,匈奴人必须团结……”赵信感觉自己的脑袋从未如此清醒,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对乌维嘱咐道:“汉国的强大,不是我们所能够轻易想象的,他们有几千万人,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他们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征调上百万的军队,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我们倘若连团结都不能保证的话,那么,匈奴的灭亡也就很快了……”

    “我记住了!”乌维哭着点头说,他的声音都有些抽泣了。

    乌维清楚的知道,自次王赵信,这个支撑了匈奴十四年的擎天柱,真的已经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匈奴就要失去它最杰出的战略家与最优秀的将军。

    “大单于……不要哭……”赵信断断续续的道:“您是大匈奴的撑犁孤涂单于,是上天之子,怎么可以跟一个妇人一样哭泣呢?况且,死,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反而是一个解脱,您应该为我感到高兴才是!”

    “请您静下心来,听我继续说……”赵信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看着乌维道,他感觉自己呼吸已经越来越艰难了,肺部正在逐渐的衰竭。

    他必须与死亡赛跑,争取每一刻的时间,把自己的身后事交代清楚。

    “我在汉国做过将军,也曾经深入的了解过汉国……”赵信看乌维继续道:“大单于,您请仔细听清楚我接下来的每一句话,它们都非常重要,是我对汉国人的分析与了解!”

    “汉国,很多人都以为,它的强大,是建立在卫青与霍去病耀眼的战绩上……”

    “其实不是那样的……卫青与霍去病,只不过是身逢其时,得遇明主而已……即使没有卫青,霍去病,也会有张青,李去病出现!”赵信道:“汉国真正强大的基础是民心与传统!

    大单于可能不知道,汉国有一本书,叫《诗》,诗中有一句所有汉人都牢牢记住,并且将之烙进骨髓的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有天空的地方,就是汉国的土地,生活在天空下每一片土地上的人,都是汉国天子的臣民,必须要服从汉国天子。

    这是所有汉国人的共识,是他们的骄傲与自信的来源,也注定了汉国人不会永远拘泥于守在长城之内,安静的过他们的生活,他们永远都会不断的按照这句话的指导,前进,前进,一直到天涯海角,整个世界都覆盖上黑龙旗,不管时局如何变化,在朝的汉天子是谁,不管是刘彻还是刘据,都永远不会抗拒这句话,只要有足够的力量,他们就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可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