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节 老师(1) (第3/3页)
常的走到甘泉宫的最高处,眺望寿宫,言语之中多有唏嘘。
但连续十几天,霍子侯都没得到机会出宫。
因为,他已经快十一岁了。
十一岁,意味着他距离成年又快了一步,因此,天子刘彻特别为他请来了一位当世有名的学者――当世最有名望的大家董仲舒的关门弟子吾丘寿王让他拜其为师,霍子侯甚至怀疑,假如不是董仲舒现在已经垂垂老矣,不可能再跋山涉水,颠簸来到长安的话,天子估计会把他给找来。
吾丘寿王是一位非常严肃而且认真的学者,学识非常渊博,而且为人正直。
当年,他甚至敢和权倾朝野,向来睚眦必报的丞相公孙弘在庭顶牛。
不过,他跟现在尚还处于发展定型期的大多数儒家学者一样,理论知识非常扎实,然却缺乏足够的实际行动能力。
所以,当年他被天子刘彻派到东郡为官时,把地方政务给搞砸,天子不得不给他擦屁股。
从此之后,他就再没有机会去地方为官了,只能给天子当当参谋。
这位先生,自从当霍子侯老师那一天起,就完美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每日早,开始教霍子侯《诗》《》《礼》。
下午开始教授《孙子》《孙膑》《吴起》等兵,有时候,他甚至还会教霍子侯一些阴阳家,纵横家,黄老派以及农家的知识,霍子侯觉得,假如不是墨家跟儒家是天生的对头,《墨子》一中充满了对儒生的鄙视的话,他或许还会教霍子侯去学习《墨子》。
然,这却也符合这时代的儒家的行为。
因为儒家本来就是一个大杂烩,后世被鼎盛时期的儒家直接变成自己专属典籍的《尚》《诗经》《周易》等,在这个时代,是属于所有学派的公共财产,即使是脸皮最厚的人,也不敢说这些是属于某一个学派所独有的。
-0-0-
抱歉,这两天可能无法做到每日三更了。
今天,家中有长辈大寿,亲戚朋来了一大堆,几个小孩子就霸占了俺的电脑,直到刚才我才稍微得了空暇,码出这一节。
明天,同学结婚,请帖都送来了,不得不去……
请大家体谅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