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节 廷议(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四节 廷议(1) (第2/3页)

齐声应道,声音震的明光殿上的瓦片都有些发抖,霍子侯只觉得自己的耳朵都有些发蒙了。

    “臣涉何求奏!”余音刚消,自右侧的一班八百石官员队列中,一位年纪三十来岁的内朝侍中官员出列拜道。

    “准!”天子脸上也微微有了些许笑容。

    霍子侯一看,就知道,今天的戏肉,那涉何是谁?内朝官员!十之**,天子刘彻自个找的托。

    找托这一招,可是大汉历代天子自太宗皇帝以来就保持的非常好的优良传统,最开始,大约是太宗孝文皇帝想惩治他的兄弟淮南厉王刘长,但是,经过吕后时期的政治倾轧,当初太祖高皇帝的儿子们,可就剩下当时的太宗跟淮南历王两根独苗。

    显然,一向喜欢装b,而且还立志于要当圣天子的太宗,是不可能出面自己摇旗呐喊的。

    于是,一群托在他的授意下,及时跳了出来,纷纷上奏淮南王种种不法之事,极力要求国法处置。

    一用之下,太宗觉得效果还真是好,既保全了自己的圣天子形象,在万民面前树立了一个爱护弟弟的兄长榜样,又不损自己本来的意愿。

    于是,找托这个事情,就被他当成了传家宝,传给了先帝孝景,又从孝景皇帝传到了当今天子手上。

    几十年下来,天子找托的水平与经验,那绝对是大师级的。

    无论是晁错削藩,还是当今天子罢黩百家,独尊儒术,托们发光发热,全心全意的帮助着历代天子,将许多本来不可能通过廷议的事情,顺利通过,用合法的手段为天子提供乾坤独断的便利。

    果然,涉何奏道:“启禀陛下:臣闻自古天子居中国,以制百夷,《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吾大汉自太祖高皇帝定鼎中国以来,向来是将仁慈的恩德赐予诸夷,故太祖许南越王托为番,太宗命朝鲜王卫满为属,命其各自为大汉屏障,教化子民。

    然中山之狼,必噬其主,故南越谋反,朝鲜桀骜。今南越王头已悬汉阕,臣请陛下一鼓作气,荡平朝鲜,以威八荒,震慑宵小!”

    尽管大臣们早就听说了当今天子要打朝鲜的事情,但是,亲耳听到此事,他们还是多有议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