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节 君子坦荡荡 (第2/3页)
虽然那样,有些不成体统,但却锻炼了贵族的血性,为帝国输送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那里像现在,从陈平的后代一直到樊哙的后代,一个个都变成了绵羊,手无缚鸡之力。
天子刘彻自己屡次在接见列侯功勋之后时,提醒他们不要忘本,不要忘根,还严令他们就国,不要待在长安浪费粮食。
可那些家伙左耳进,右耳出,一个个唯唯诺诺,把他的话当成了耳边风――竟然没一个回自己的封地!全部都只想待在长安享福――即使是天子刘彻一口气夺了一百多个侯爵爵位后,依然如此。
面对这样一群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家伙,天子刘彻能拿他们怎么办?难道真的要撕破脸皮去跟那些家伙上演全武行吗?
显然不行!就是前几年夺掉了的爵位,现在也只能想办法,再封一个功勋之后了,否则,天下人会说朝廷不善待功勋的!
特别是陈平,萧何这样的名臣之后,必须要有侯爵!
既然现在霍子侯想要去教训教训那些家伙,天子刘彻当然是赞成加支持的。
反正小孩子打架嘛,大家也就看个热闹好了。
而且借这个机会,或许还能够让那只狐狸跳出来……
“卿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天子刘彻却又好奇起来:“卿难道不也是贵族公卿之后吗?”
“臣虽然年纪小,但也是懂道理的!”霍子侯回答道:“臣记不得在那本书上看到过一句话:尔禄尔俸,民脂民膏!臣身为列侯,位居两千石大员,既享用了百姓的供奉,受了陛下的恩宠,若不为陛下尽忠,为百姓谋划,臣岂当人子!”
“尔禄尔俸,民脂民膏!说的好啊!”天子刘彻非常赞同的点头认同道:“这句话,朕觉得真应该刻到地方官员的府衙前,以为警示!”
“却不知卿在那本书看到的?”天子刘彻疑惑的问道。
作为大汉天子,刘彻从小就接受了非常优秀与完整的系统教育,可以说,他几乎没什么书没看过从偏门的阴阳家,一直到农家,墨子书籍,他都有猎涉。
所以,大臣们奏折上的典故,他随便一看,就知道出自那里,那一位大家的言语。但这么一句话,他还真的没看到过。
不过,学海无涯,他也不以为奇。毕竟,经过秦末战乱,遗失的书籍太多太多了。
就是现在市面上非常普遍容易买到的《尚书》《春秋》等书,在几十年前,却只是躺在一些角落的墙壁里,床底下。
经过太宗孝文和先帝的努力,不惜用重金悬赏,才使得这些文明的火种慢慢的走出墙壁和灰尘中,重新被世人所看到。
“臣忘记了……”霍子侯摸摸脑袋,不好意思的笑道。他若能够说出是那一本书才怪!那句话,假如霍子侯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朱八八同学说的。
“这样啊,卿回头去好好找找,找出来,朕要看!”天子刘彻道:“能够写出这样深刻的话来的人,必是上古有名的贤者,管仲伯夷之流!”
“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