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节 山村偶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一节 山村偶遇 (第2/3页)

,虽然外面看上去,这房子也就是石头与木头搭建而成的简单民房,但里面却布置的非常整洁干净,门口左边挂着一张弓,右侧挂着一块丝帛,看样子都还是刚挂上去不久。

    “双胞胎?”霍子侯一见,就明白了过来,连忙对那老人恭喜道:“原来长者家有喜事啊,晚辈却是不知,没有准备礼物,还请长者见谅!”

    “哈哈……”老人家放下几杖,将霍子侯等人请进内屋道:“老朽儿媳昨儿晚上一口气给老朽添了一个孙子,一个孙女,可把老朽我乐坏了……”

    大汉国的传统是,生了男孩就在门左挂一张弓,生了女孩,就在门右挂一块丝帛,表示男主外女主内。

    此时,男女之间虽然不是平等的,但女子也是拥有权力的。

    譬如《汉律》中就有规定,女子享有成为户主的权力,享有一定财产继承权。

    还不会出现诸如生了女孩,夫家就不高兴的事情。

    不过,在任何时代,生下一对双胞胎,都是值得阖家上下高兴的事情。

    “所以说,贵客来得巧啊!”老人家笑着道:“今日晚上,贵客若不嫌弃,就留宿在老朽家吧!”

    霍子侯笑道:“正有此意!”

    “贵客请坐!”老人家自坐衽席上道。

    霍子侯与张安世坐下来,左右仔细观察了屋内的样子,霍子侯发现,屋内摆放的书籍还挺多。大约有几十册的样子。

    老人见到霍子侯疑惑的样子,笑着解释道:“老朽添为这方圆三十里的乡老,每逢初一,十五就要去邻近村里教导子弟读书识字……这些书是历年以来,地方县令,丞送来的……”

    霍子侯站起身来,拿起一册竹简一看,正是李斯的《仓颉篇》,用来启蒙稚子最好不过。

    霍子侯此时不禁对汉太祖当年的深谋远虑,佩服起来。

    乡老制度就像一张无孔不入的蜘蛛网,通过政府的鼓励与提倡,把整个大汉所有的郡县乡村联结在一起。

    通过对乡老的奖励与国家扶持,从而建立起一个基本的农村教育体系。

    尽管这个体系非常落后,而且效率低下。

    但,有跟没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有了这样一个体系,至少,贫困的农户子弟有机会接触到文化,在愚昧的地区播下文明的种子。

    这也非常符合孔子所说的【移风易俗】。

    不过,农村还是太穷了,在大多数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