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决定卫氏朝鲜命运的对话 (第2/3页)
钟乳石一般的挺立的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石刺,几乎让人以为这座小山就是从宇宙中飞来的一块陨石碎片。
在山腰处,当年秦始皇在此留下的遗迹,至今依然清晰可见,那些废弃的宫殿中甚至还可以找出当年秦国将士留下来的种种物品。
站在山上,眺望大海,给人的感觉就是,仿佛整个大海的波涛,都在朝这么一个小山,奔涌而来,好像这座小山就是海洋一切波浪最终的目的地一般。
无怪无论是秦始皇,还是当今天子都认为,这座小山,就是神仙留下来的遗迹,是当年的仙山之一。
后世曹操北伐乌恒,得胜归来时,来到此处,更作下《观沧海》一诗,让这座小山名传千古。
这小山就是在后世已经被大海所吞噬,消失于地球地质变迁之中的碣石山。
以霍子侯的感觉,碣石山似乎应该是在后世的山海关附近不远,大约与北京市顶多就七八十公里的路程。
可惜,他却琢磨不定。
他现在只是记得,三天前,天子北巡大军经过的地方叫泉州,以他当年看过的史书来判断,西汉的泉州约莫就是在后世的天津附近,无定河之边。
只是,大军却没有直接通过泉州地界,而是取直道而过。
两千年的地质气候变迁足够改变很多很多事情了。
譬如说,仅仅在这之前的大约三千到五千年之前,黄河流域甚至还有大象生活,后世出土黄河象化石足够说明问题了。
而在后世中国最主要的两个粮食产地江南地区与东北地区,现在却是一片泽国,云梦泽甚至有数百里之宽。
反而是后世的黄土高坡以及河北,河南等地区,现在却是经济发达,水土保持良好,现在就连黄河的水也是清晰可见的。
至于两千下来,那些消失,又出现的丛林,干枯又忽然出现的河流,简直是不知道有多少了。
所以,不要用两千年后的地理来看待现在。
“果然是仙人住过的地方啊!”天子感慨一声对左右的方士们说:“朕看,此处果然处处有着种种神奇之道,暗含变化之理!”
一位方士道:“陛下诚心求仙,仙人若知,定亲身相来!”
“希望如此吧……”天子有些垂头丧气的道:“只是希望仙人不要认为朕德行菲薄,就不来见朕了……”
霍子侯听了有些无语,他实在不明白,为何一碰到仙人,长生这个话题,天子智商就好像生生的降低了一大半。
他扫了一眼那个方才说话的方士。
这个家伙他认得,就是现在方士们的领袖,忽悠大王公孙卿。
“这个家伙贼眉鼠眼的,当真让人看了好生厌恶!”霍子侯嘀咕一句,把头扭向一边看向大海,仿佛再看那公孙卿几眼,他就要崩溃了。
其实,公孙卿长的还不赖,以这个时代的观点来看,也属于美男子了,更兼气质中隐约有些让人感觉神秘,更是为他增添了些优势。
不过,一个人若是讨厌起另外一个人来,是任谁也扭转不过来的。
“我得加快速度了!”霍子侯现在那本洪荒流一直是断断续续的在写,刚写到鸿钧合道。
“接下来就是三清证道了……”霍子侯心中盘算着:“现在来看,光是这样还不行,还不够吸引人,我得给三清安个世俗的身份……”
正胡思乱想的时候,天子喊他了:“子侯过来看看……”
“诺!”霍子侯赶忙过去,走到天子身边,天子回过头,拉着霍子侯就往山上走,还命令下人不许跟上去。
这跟封泰山时的情景一样,是一种荣誉,也是天子在向所有人表明他对霍子侯的喜爱已经不是寻常意义上的那种君臣关系,而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