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暗算匈奴 (第2/3页)
据了战场主动,若不凭借工事以逸待劳,消耗秦军锐气与国力,这长平之战,就是必输之局啊!”
历史上长平之战的背景就是秦将白起攻击韩国,连下数城,韩国上党郡被秦军孤立,逼不得已,投向赵国,引发秦赵两强决战。
第二年,秦军攻克上党,赵国被迫在不利的战略形态下对抗强秦。
当时的唯一选择就是猥琐,全力的猥琐,把所有的兵力全部缩进坚固的工事中,与秦军对耗,等把秦军粮草耗光,再行打算。
若是想要主动出击上党,去跟秦军决战,那简直就是跟送死差不多。
不过,想要凭借猥琐,就让当今天子下无可下,那是不可能的。
天子笑了笑道:“子侯别得意太早了……看朕怎么赢卿!”言语中充满了自信。
然后,天子指挥的秦国骑兵乘着赵国主力全部缩进了工事中,在下回合前不能行动的漏洞,一举截断了长平与外界的联系通道,并且不断增兵。
霍子侯见了,只能摇摇头,没有办法,主动出击去攻击粮道――因为按照设定,每个棋子每十回合就必须得到补给。
不过,这也就注定了失败的结果。
虽然运气不错,掷出了几把满点,但奈何被秦军堵住了要道,只能在狭窄的区域与优势秦军战斗,最终只能全军覆没。
“陛下高明!”认输之后,霍子侯也不失望,毕竟,他在现代就是一被人虐的兵棋菜鸟,早就习惯了。
“哈哈……”天子也很高兴,毕竟,至少在理论上来说,他指挥的秦军击败了学习廉颇坚壁迁野,固守不出的赵军――尽管,对手只是个小孩子。
但也值得高兴嘛。
“子侯,虽然说,面对优势敌人,坚壁迁野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你不看好自己的后路,这是不行的,再者说,面对龟缩的敌人,聪明的将军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所以在古代没有一个将军是可以靠死守获得胜利的,攻击,用不断的攻击削弱敌人,吸引敌人,使之疲于本命,才是上将之道,这也是白起,孙武,等人的成功之道啊!”天子放下棋子,语重心长的道,他还真是怕霍子侯以后领军一味只想着跟敌人消耗。
“诺!”霍子侯点点头道:“最好防御就是进攻,这臣是知道的,便如陛下登基以来,北击匈奴,胜敌于境外,所以今日大汉再也没有被匈奴人攻击一般!”
“善!”天子高兴的点点头,对匈奴战争是他这辈子最大的亮点啊,他是恨不得大臣们每天都向他报告,现在躲在沙漠里的那些匈奴人日子是如何的惨,生活是如何的苦,匈奴单于是怎么诚心想要和平。
和平……天子想到这个词就笑了。
当年太宗孝文皇帝,孝景皇帝,也想要和平啊,不惜拉下面子,放下手段,屡次写信给匈奴单于,送给他们女人,丝绸还有大量的钱财。
可是和平来了吗?
没有!孝景皇帝在位时,匈奴人甚至还跟吴楚逆贼勾结,企图入主中国……
正是匈奴人一次比一次贪婪的嘴脸和无耻的行为激怒了他,否则,他也没那个决心在当年顶着朝野上上下下的压力,决意跟匈奴彻底决裂,不再和亲,不再送礼。
不过总算祖宗保佑,将士用命,匈奴人现在的生活比之当年大汉遭受侵略时更凄惨更痛苦,大漠以北所有匈奴人的牧场与部族都遭受到了最惨痛的打击。
他们的青壮年,几乎战死了一大半。
想起这些,天子就转过身子,对霍子侯道:“匈奴乌维单于上个月派使节到长安,给朕送来好马两匹,国书一封,太子告诉朕,匈奴人已经决定叫朕舅舅拉,要和平拉……太子的意思是,不妨答应下来,我大汉也需要休养休养,子侯觉得呢?”
其实,这个事情,天子心中早就有决断。
太子想法固然是很好,天子也知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跟匈奴人打了这么久,大汉国也有些虚弱了,边关牧场出产的战马已经跟不上损耗的速度了。
这些,天子全部都清楚,心里跟镜子一般。
可是,大汉损失重,匈奴损失更重。
前年派出去的使节回来报告,原本臣服匈奴的乌孙,已经不再接受匈奴大单于的节制了。西域各国对大汉使者也恭敬非常。
这说明什么?说明匈奴的虚弱超越了想象,以至于原本全部臣服于他,服从他的西域国家,也开始自立了,而匈奴人竟然无力打压。
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这说明只要坚持下去,匈奴灭亡就在明天了!
“陛下,臣以为不妨答应下来,做几天舅舅玩玩……”霍子侯虽然不知道天子为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