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五章 第一生产力 (第2/3页)
渠道,斩断李志远的半价大蒜。但现在看到昌明市相关部门的官员,都已经以低物价为名,去省里赚取政绩和升迁的资本,马上就知道这条路是走不通了,只有另想他法。
现在志远农业新生产基地的建设已经快到收尾的阶段了,李志远每天都守在和新村,间或会老家一趟,安排公司的工人到新公司来。马岳斌也已经从农村来到市里,除了继续不疾不徐地进行大蒜半价销售之外,同样关注着外市的市场情况。
说道目前消息最灵通的,当属郑东林,郑东林经营10年,人脉通达全省,外市一出现经销商找韩敏鑫退货的情况后,郑东林就猜到韩敏鑫一定会再来昌明市。郑东林自然也没想到,李志远的半价策略,竟然会引发这样的连锁反应。本来还以为韩敏鑫yīn了自己一把,占尽了先机,现在看起来,似乎是韩敏鑫作茧自缚了。
郑东林今天专门去了和新村,除了看看支援农业新生产基地的建设情况,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再就是如果韩敏鑫再次拜访自己的话,郑东林想听听李志会如何进行下一步的的cāo作。
驱车来到和新村之后,郑东林看着眼前的一切,惊讶的说不出话来――崭新的办公楼、宿舍楼、实验楼,占地面积宽广的冷库仓库,延绵到远方的上百座大棚,良好的绿化,人工湖、花园式的环境――这才叫现代化的蔬菜生产基地啊。郑东林以前陪着李志远来这里跟村里签订合约,这里还是一片荒滩,这条辛河也是半断流的滩涂河,现在看起来焕然一新,云泥之别。
实验室里,技术员正在摆放实验设备,多重基因表达遗传分析仪、目标蛋白快速鉴定系统、单核苷酸多态xìng检测仪、多功能数字凝聚成像系统,这一套基因分析仪器,价值就是近300万,新基地建好,李志远口袋马上就瘪了。现在李志远急等着金sè人参的第二批货款,再就是大蒜销售的利润,第一生产基地已经决定让给村里,虽然有一部分大棚拆了,但还有大半数的大棚再继续生产,李福民找不到市场,到现在也不敢接手第一生产基地,所以公司的rì常销售,规模虽然小了,但仍在继续。
郑东林进来的时候,李志远正在收货单上签字,送走技术人员,郑东林看着实验设备,忍不住砸吧了两声说道:“我还从来没见过有蔬菜生产商这么舍得下本钱呢,这基因农作物的研究,那是国家实验室的事,投入高,收效慢,不如直接购买别人研究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