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 刘立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章 刘立皇帝 (第3/3页)

,翻遍二十四史,也找不出来几个。于是在他驾崩百多年后,历代皇帝将这些制度搞得越来越不成样子。

    到了正德朝,天朝的人口是越来越多,土地却没有增加,反而越来越少。

    被地主们占据的、被王爷们抢夺的、被高级军官们强占的,这些例子若是举出来,字数比二十四史还多,字字血泪,闻者心酸,言者落泪。

    没有必备的土地,军户制度也就维持不下去了。

    养不活自己的军户们怎么办呢?

    很简单啊,有仗打的时候,就是兵,没仗可打,就去当强盗和山贼这些很有前途的职业吧。

    正史之中的河北群盗、宁夏兵乱、河南民乱等等,其主力,都是无地或少地的卫所兵。用来镇压他们的,同样是卫所兵!这是正德朝的一大奇景。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如果有勇气挑战整个天朝的统治阶级,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把占地一百亩以上的人,统统给我砍了头!”

    有人敢说这句话吗?

    当然没有,这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比文官集团还厉害一百倍,谁敢说他们的坏话?

    刘老大不是傻子,他其实并不想去触碰这个集团的底线,因为他自己也身处这个集团之中,岂有自己打自己耳光的道理?

    政绩,一切都是为了政绩,刘老大只想搞个雷声大雨点小的政绩工程出来,打个擦边球,套取足够多的名声,然后从容潇洒地扬长而去,不带走一丝云彩。

    至于那些无辜的军户们,刘老大才懒得真正关心呢,小民,从来都是拿来被利用的。

    他的心思,刘系大佬全都明白,李东阳等文官也明白,因此这群人的争论核心,不在于实施细则,而在于打不打这个擦边球的问题。

    刘老大有信心打这个擦边球,捞到名震三宝太监的政绩,他站在大明朝的权力顶峰,无限的风光,已经迷惑了他的心神,让他完全看不到潜在的危险。

    而李东阳和焦芳等人却明白,就算是在火坑边打擦边球,也照样是球毁人亡的结局。

    虽然朱寿是始作俑者,但到时候,不要以为朱寿会为刘瑾背书,因为他是皇帝!

    被抛出来当替罪羊的,必然是刘老大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立皇帝。

    站立的皇帝,终究是个可笑的假皇帝。

    刘老大见众人均极力反对,反而增加了他一意孤行的勇气:虽千万人吾往矣!

    跟正史中一样,刘瑾总是在最不应该犯错误的地方,犯下最低级的致命错误。

    而李东阳,又假装再次被迫“屈从”了刘老大的意思。

    次rì,两人共同拟订的旨意,分作两份,一份发给了远在山西玩妹纸的朱寿,一份发到了河间府。

    里面的内容是:在河间府一地试行清查军户土地。

    知府王启年接到圣旨的第一反应是:朝中诸位大佬是不是集体失了心疯?

    第二反应是:他娘的,老王的机会,又来了!

    注1:写到此处,多说一句,维基关于三边总制的年谱,有部份是错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参阅《明史》及《清史稿》。至于度娘,随便戳戳就行了,上面的历史内容,有些比小说还扯淡,比如王启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