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蒙古三王 (第2/3页)
为一个英明的大汗。
于是每rì里,都有不少实力万户投奔进河套,巴儿速孛罗很快就将秃马惕部改为土默特部,并自立为土默特大汗,完全脱离了拥有光荣传统的黄金家族。
阿尔苏博罗特本来也想欺负侄儿,谁让他离自己近呢,不过一见三哥如此无耻,就决定另辟蹊径,转而支持年幼的侄儿。
拥有上都草原的阿尔苏博罗特,与拥有河套的巴儿速孛罗,双方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蒙古群雄那远在天边的争斗,离仇钺相当的远,仇游击也没兴趣去了解蒙古人的内斗,在桑干河南岸的堵截战中,他成功地留下了将近一千五百名蒙古人,战功为诸将之冠。
按照大明的官场传统,主将们都被重罚了,下属的将官,自然也就没有功劳可言。不过领军的国公们看这小子知情识趣,便从赏赐银里挤出一些,给了仇游击下属的千余名宁夏官兵。
喝惯了兵血的仇游击自然也不客气,二一添作五,将赏银先捞了一半,包下了山yīn县的杏花楼,过了半个月有如神仙的好rì子。
可惜快乐总是短暂的,这一rì,他还没睡醒,便被亲兵推了起来:“将军,圣上有旨传召。”
“圣上?”仇将军立即就醒了,勿勿沐浴一番,去了酒气和脂粉,带着数十名亲兵,朝应州赶去。
朱寿在应州已经停留半个月了,按照rì程,他今rì就要离开山西,从大小石口的老路,返回北直隶。但是马青莲还没从大同府赶来,自古以来,女人出行,总是比较麻烦的。
派去接威远镇边靠山王妃的陈敬陈提督,让国舅马昂送来口信,大约明rì午时,才能抵达应州。
马昂并没有参加应州大战,不过他是国舅,想升官,自然有一群人愿意捧场,于是数百蒙古勇士的首级之功,就被记到了马国舅的名下。
延绥副总兵朱诚不是被踢到南京养老去了么?于是,马国舅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延绥协守副总兵。
他的死党王勋,也从大同总兵府坐营中军官的位置上,提前当上了大同左副总兵。这个左副总兵,是大同府的特例,因为副总兵驻守左卫城,故名之。直到数十年后,才把这个左字去掉。
送马国舅大功的那位好人,就是被朱寿临走前召见的仇游击。
仇钺做人,可跟他那个好坏不分的孙子仇鸾不一样,这个从小兵爬到将军的牛人,体格魁梧,身材高大,一张国字脸上,全是浓密的胡须,浓眉大眼,笑起来,还颇有几分憨厚之态。
朱寿一见这位中年大叔,就开口问道:“可熟悉塞外情形?”
仇钺跪在地上,听到太监传过来的问话,连忙回道:“略知一二。”
回答皇帝的话,跟平时说话完全不同,就算有十分的把握,也得留下九分的力量,伴君如伴虎,这条道理,凡是能够爬到高位的官僚们,都熟得不能再熟。
“朕明rì就将启程回京,”朱寿缓缓说道,“小王子北撤之后,有何御敌之策?”
听了皇帝的问题,仇钺顿时满头大汗,这种高难度的问题,他不是回答不出来,仇游击的水平,在正德朝也算是数一数二的,被小王子打得全军覆没好几次,还能逃出生天的家伙,会没有几把刷子吗?
倘若换一个时间和地点,仇游击完全可以在天子面前说上数个时辰,不带重复,深入浅出地将蒙古的局势说得清清楚楚,顺便还可以提出数十条削弱敌人的计策。
但仇游击不敢说,因为他这次能得到圣上亲自召见,十成之中,倒有九成是马国舅的投桃报李。
要不然十余万大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