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功败垂成时 (第3/3页)
杀他的,是在正史中与他完全没有交集的小王子。唯一能与正史带点关系的,就是他临死前的上司,都是王守仁。
至于李宏死后,山东和江西的民乱,究竟由谁去平定,这种由穿越者带来的哲学问题,只能交给朱寿自己解决了。
攻上城门的蒙古兵,都被李宏带人杀死了,侥幸生存的明军们,发出一声巨大的怒吼。
“战斗,才刚刚开始。”小王子看着兴奋的明军们,将手一挥,身后的几员将领,便领队冲了上去。
一个兴奋过头的卫所兵,正扛着军旗四处飞奔,被新上来的蒙古兵一箭shè杀,他的身体软软地靠在城垛上,双手却用力地将军旗树起。
临死的那一瞬间,在他的瞳孔里,是一面明黄sè的大明龙旗。
朱诚把守的城门,终于被蒙古人攻破了。数条青石倒下,砸死了几名蒙古人,但更多的蒙古人却一涌而入,在狭小的城门洞里,与明军战成一团。
数十步方圆的城门洞,此时大约集中了近千名两族战士,人挤人,人挨人,别说用刀砍,就是伸直手,都显得特别困难。
唯一的杀人手段,就是用匕首捅人。
匕首在战场之上,是最没用的东西,因为不捅个十几下,或者捅中要害,是杀不死人的,太不效率了。所谓三箭不如一刀、三刀不如一枪,用小匕首捅人,连三分之一支箭都比不上。
但是在这个狭窄的空间,匕首和短刀却是唯一的武器,双方的战士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一刀地流着鲜血,双方纠缠在一起,杀得血肉横飞。
朱诚不是李大少那种能够忽然变身的种,也不是仇钺那种从小兵混上来的老油条,他的大腿上被蒙古人捅了一下,血流如注,几个亲兵拼死将他拖了出来,靠在城墙上,大口喘着粗气。
城门洞里的血战,不以朱副将的撤退为转移,依然在继续着。人堆得太多,蒙古人冲不进来,明军也打不退蒙古人,近千人挤在一处,居然比青石堵城门还好使。
二月的太阳,惨白地挂在天空中。
一个老万户靠近小王子,低声道:“大汗,时辰到了。”
南朝皇帝将在今rì未时,率军渡过桑干河,从西北方向,朝小王子的军阵袭来。对于明军来说,这是一个中规中举的打法,因为他们人数众多,战将如云,不管是谁,都不会兵行险着。
半渡而击?有王守仁和五里寨在身后,再加两河之间的半岛地形狭小,完全没有半渡而击的条件。因此留给小王子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从东北方向的浑源川逃亡。
小王子此战,不是用错了他那jīng妙的战略战术,也不是败给了王守仁和五里寨,更不是败给了内部的诸子争斗。他的错误,只有一个,那就是错估了南朝皇帝的勇气。
土木堡之变后,居然还有胆敢率军出征的南朝皇帝?
小王子两眼发直,瞪着近在咫尺的北城城门,他还有两万多勇士,而守城的明军,早就不堪一击了,只要再多一个时辰,不!再多半个时辰,他就能改写历史!
可惜,历史永远没有如果。
“传令下去,”小王子脸上的剽悍之sè,瞬间便一扫而光,他那雄鹰一般的目光,变得浑浊而悲伤,容貌也似乎老了十岁,叹了口气,对老万户说道,“退兵,东渡浑源川。”
蒙古人的军号声响起,无数的士兵,从战场上脱离出来,像cháo水般退了下去。
王守仁站在城头,看着身边的卫所兵们,一向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