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君臣皆仇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一章 君臣皆仇敌 (第2/3页)

微臣这才敢将此军情呈上。”

    陈敬问道:“谁?”

    “原大明武学院学子、试百户周岱,此人曾跟随许左丞和翟巡抚南下川东平叛,”熊伟伏在地上,老老实实地答道,“此人来微臣处投效时,曾手持翟巡抚的荐信,微臣与翟巡抚有旧,便收留了他,原本委其为亲卫,不料他执意前往边关,微臣便给了他一个试百户,故而信其所言。”

    朱寿听到这句话,脑海里忽然跳出一个虎头虎脑的少年来,牵牛寨一役后,他去武学院巡视,曾听钱铸等人说起过这个少年的事迹。

    “朕也见过此子,”朱寿开口问道,“他现在何处?”

    熊伟摇了摇头:“微臣不知,至今未归营,那少年夜不收死后第三rì,从镇羌堡传来军情,说是御河沿岸发生了大雪崩,有近千名蒙古人死于非命,据微臣推断,那周岱等人,恐怕凶多吉少。”

    “忠臣啊,”朱寿叹了口气,说道,“宣,封周岱为阳和卫指挥使司指挥佥事,从其兄弟中择一人,继世袭百户职。”

    百户是正六品,指挥佥事是正四品,朱寿这道追封,算是将周岱从低级军官,一下子提拔到了中级官僚,也算是极尽死后哀荣了。

    至于杨鹰、鲁少川、叶十二、唐四七等人,对不起,皇帝陛下和巡抚大人都不认识他们,自然也就没有赏赐,这就是亘古不变的政治现实。

    处理完周岱的身后事,朱寿看着诸位大佬,缓缓问道:“都议议吧,有何应敌之策?”

    大佬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尽皆默不作声。谁都知道,哪个敢说话,肯定是被派去死守应州城,跟小王子的五万大军对掐。

    连许进许老头都有些心虚的小王子,是这么好对付的么?死道友,不死贫道,反正打死也不开腔,就对了。

    在场的人,不管是文官,还是太监,都有身份,有地位,犯不着去送死。

    朱寿只好将目光投向张永,这条忠狗,是雷打不动的监军人选,送死他去,至于黑锅,宅男愿意帮他背。

    张永苦着一张脸,见皇帝望了过来,只好出了行列,跪在地上,高声道:“老奴愿往应州监军。”

    监军是明朝中后期的特有制度,不管多么庞大的军队,一定要有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当监军,才能成行,帝王们也才放心。

    没办法,文官们的节cāo,真的丢得满地都是,别说皇帝信不过,就连他们自己,恐怕也不怎么信得过自己。

    第一个送死的道友出来了,第二个,自然也及时站了出来。

    “微臣有一方略,可供万岁参阅。”一直不显山不露水,天天乐于当宠臣的王圣人,终于在关键的时刻站了出来。

    “哦,王卿家说来听听。”朱寿高兴地笑了起来,这才是朕的好宠臣嘛。

    王圣人刚刚证道成圣,却还没有领悟“知行合一”的独门法器,因此还算不上打遍天下无敌手,不过对付小王子,他还是很有几招散手的。

    “小王子用兵如神,”王圣人首先给对方戴了一顶高帽,然后又给皇帝戴了一顶,“但在圣上眼里,不过一跳梁小丑罢了。”

    众文官跌破一地眼珠子:老王,你当年在午门恶斗刘瑾的风骨,到哪儿去了?你可是我们文官集团的良心和希望所在啊。

    太监们抚掌赞叹:果然是同道中人,老王,以后就一起混吧。

    看着朱寿的眼神越来越严肃,王圣人微微笑道:“他自寻死路,怪不得别人。”

    张永是第一个去送死的,见战友这么说,连忙捧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