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三章 各逞心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三章 各逞心机 (第3/3页)

十五这天,河间府的官绅们,都齐集在河间府。而且最令高知府开心的是,任丘新县令韩邦奇居然没有来,老老实实地呆在他的破县衙里,处理政事。

    这让高知府准备的某些手段落空了,不过没有关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虽然不怕韩县令,但也不想轻易招惹那两百名锦衣卫的。

    高知府非常谨慎小心,而且懂得平衡得失,这一点深得刘瑾欢心。上个月,陕西举人郝序埋葬自己过世父亲的时候,犯了太祖旧制,刘瑾恨这个老乡瞧不起自己,就把他打入了诏狱。不过瞧得起刘老大的老乡,真的很少,除了康海康状元这种为了救朋友,而甘愿送上门的外,也数不出来几个。

    马永成等人就说刘老大公报私仇,攻击得非常凶猛,让刘老大也有些招架不住。

    高知府在私下聚会的时候,就劝谏刘老大:不如把他们八人的父亲,都封为都督,造坟葬祭,而且让李东阳这个阁老来写祭文!

    花花轿子众人抬,当李东阳把祭文一挥而就后,其余七虎都闭了嘴,就连最不对盘的张永,也静悄悄地不再说话。

    从此刘瑾对高知府更加欣赏,焦芳对此颇不以为然,说道:“小人行径尔。”

    刘瑾大怒:你他娘的用菜刀砍人,就是君子了?

    焦丞相和刘老大的争吵,高知府是不敢去品评的,他请来相好的官员们,在府城里放开烟火禁令,宣布普天同庆。

    不仅与民同乐,河间府的粮仓内,所有的亏空,都被填得满满的,数十名来自北直隶的大商人,随时守候在知府衙门里,等着知府大人的召唤。

    而各地的守备们,也带着人马,将府城围了个水泄不通。王启年手下的锦衣卫们,别说私下察探,就是出门上个茅房,也有数人明里暗里地盯着。

    文武两手准备,高大人的妙招,让河间各级官员钦佩不已,纷纷上门取经,顺便还查漏补缺,将这次的大聚会,硬生生搞成了大明贪贿交流大会。

    “就是那韩破家亲自上来,也奈何不了我高灭门!”跟好友们私下交流时,高阳一得意地笑道,“两百名锦衣卫,真以为就能掌控我河间府?皇上真要动我们,一名锦衣卫就够了,无非就是告诫我等,心里想时时念着大明的百姓,绝不能贪贿徇私。”

    南皮县令附和道:“太守大人所言甚是,河间在大人的治理下,可谓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私下里,人人都称大人为高青天。”

    静海知县穆子禹是王启年查探的重点,心里早就窝了一肚子的火,恶狠狠地说道:“一不做,二不休……”

    高阳一看着这个纨绔子弟,心里一阵鄙夷,但嘴上却说道:“穆世兄,大明是有王法的,我等就借这王法,来斩了那王启年!”

    穆知县急忙问道:“如何斩?”

    真是一个满脑子女人和银子的大少爷,高知府心中不屑,脸上却一本正经地回道:“不遵皇命,滞留河间!”

    穆知县这才恍然大悟:王启年是被皇帝流放到夷州的!用皇帝的旨意,来对抗另一道旨意,好一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他心服口服地站起身来,对高知府行了个礼:“高世兄果然好手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