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章 待汝自思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二章 待汝自思量 (第2/3页)

但遇到其他方面的问题,他就有些不知所措了。

    “你、韩汝节、翟志南,是圣上着意培养的栋梁之才,”杨廷和只得向杨慎细细道来,“倘若不生枝节,二十年之内,你们三人都将进入内阁,挑起大明这副重担,到那时,三足鼎立,庙堂如战场,不闻刀剑之声,只见人头落地,彼此之间,还有何情谊可言?”

    杨慎呆了一下,方才开口问道:“父亲的意思是……”

    杨廷和点了点头,说道:“你眼下所露出的破绽,便是到时的一把快刀,握在韩汝节的手里,要你生,你便生,要你死,你不得不死。”

    韩邦奇就是三十岁以前的杨廷和,杨慎自然明白父亲在说什么,一时之间,竟然不知如何答话。

    杨廷和叹了口气,对儿子说道:“这些rì子,你随侍皇上身边,切记要好生做事,不要辜负了皇上的信任,为父言尽于此,你自己好生想想吧。”

    朱寿的心思越来越诡异,杨廷和这番话,便是想点醒儿子,不要惹祸上身。伴君如伴虎,一步行差踏错,别说未来丞相了,就是xìng命,那也是保不住的。

    杨家父子对话的时候,韩邦奇在陈敬带领下,沿着黑漆漆的甬道,随着前面引路的十二盏莲花灯,朝乾清宫的暖阁走去。

    两人都没有说话,身边的几十位太监和侍卫更不敢开口,只有轻微的脚步声,在夜晚的紫禁城里回响。

    经过七十多道门禁,被搜了四次身,韩邦奇终于见到了朱寿。

    朱寿拿着一卷线装画册,就着明亮的烛光,倚在锦榻上,正津津有味的看着,远远望去,颇有秉烛读chūn秋的味道。见到韩邦奇进来,他随手将画册扔到地上,扉页上写着《风流绝畅图》,落款是:姑苏庚黄。

    正德朝只要读过书的人,都知道所谓的“姑苏庚黄”,便是奉旨泡妞的解元唐寅唐伯虎,眼前这卷画册,便是唐解元的真迹,无价之宝,是才子们人人yù得之物,韩邦奇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他现在根本就不会看这卷画册一眼,而是赶紧跪倒在地,高声呼道:“臣韩邦奇奉旨觐见,吾皇万岁,万岁,万岁!”

    别人都是略带谄媚的高呼,韩君子却是正正经经的高呼;别人最后结尾都是万万岁,韩君子却是简短而力的万岁。满朝文武百官,只有他一人这么喊,不过朱寿却不觉得奇怪,因为韩邦奇的所作所为,不管是明面的,还是暗地里的,都完全配得上君子这个称呼。

    君子嘛,就跟忠臣一样,总是与众不同的。

    朱寿指着那本画册,笑道:“这个苏州解元,画个画儿,也隐姓埋名,你说说,成何体统?”

    韩邦奇正sè道:“子不语怪力乱神,唐氏这门chūn画功夫,伤风败俗,先帝革去他的前程,可谓是正天下之风,造福万世。”

    朱寿愣了一下,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道:“你还真是个道学先生。”

    韩邦奇跪在地上,叩了个头,说道:“谢圣上夸赞。”

    朱寿也不跟他瞎扯,从锦榻上坐起身来:“这几rì辛苦你了,朕一直都在想,朝中若是多几个你这样的君子,朕也能轻松许多。”

    韩邦奇恭敬地又叩了三个响头,沉声道:“多谢圣上体恤,此乃微臣的本份,况且微臣年轻力壮,正是报效圣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