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第2/3页)
,让一级代理和各sè彩钻都卖不起来价,盗商合一的大明海商们兴趣有限,虽然不至于让东海公司成为笑话,但实际成果着实令朱寿有些郁闷。
罗祥长驻福州,能够掌控两广和福建。刘机驻威海,也能调控辽东、山东等地。但浙江和南直隶,限于交通条件,必须派一名得力太监镇守。
八虎都各自有岗,三小虎也脱身不得,朱寿身边的太监,算来算去,也只有在匿名风波中大放异彩的黄伟,能够承担这个重任。
老刘闻讯之后,再次喷出一口鲜血:老子又白挖坑了。
黄伟也得意地笑了笑:老刘,笑到最后,才是人生赢家。
上了政治初中的朱寿,开始慢慢显示出他的政治才能,尽管有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不过也算是初上征程。
浙江本来就有镇守太监,长驻杭州,主要负责管理和监督全省。朱寿设置的浙东镇守太监,主要的职能是管理沿海港口贸易,作为一个资深的大航海迷,他并没有忘记那个叫做双屿的小岛。
二十个港口算什么?朕要打造一个大明的海运中心,让它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港口!而这个地方,就是宁波。朱寿的航海野望,开始慢慢地露出它狰狞的五官。
为什么选在宁波呢?
因为没有任何港口,能比宁波更适合正德年间的大明。泉州等地,虽然也是著名良港,但它们都离大明的财赋中心江南很远,山重水隔,交通不便。
宁波紧邻江南,面向大海,chūn暖花开,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单就海运来说,甚至超过太仓、威海和泉州这三个地方。
站在宁波,放眼望去,江南、南海、rì本、朝鲜,都在眼皮底下,沿岸良港无数,而且浙东的岛屿链,从南边的昌国卫,一直到北边的羊山、陈钱山,更是天然的防护屏障。
不管是从商业基础,还是从军事战略来考虑,宁波都是独一无二的海运中心。
看着黄伟走上了钱途无量的工作岗位,老刘狂喷鲜血之余,开始对自己看不顺眼的文官们,进行大举报复。
凡是曾经得罪过刘瑾的派系大佬,比如王佐、张缙、杨守随、何鉴,都御史熊绣、孙需、戈瑄等,一个都不能少,全都被老刘关进了诏狱。至于罪名嘛,还是那句话,大明的官员,几乎没有哪个是查不出问题的。
刘老大的倒行逆施,让天下的士绅们都愤然不平:太监集团这是要搞株连?
李东阳见老刘做得太过份,只好站了出来,对老刘说:“天下议论纷纷,为公之清誉计,宜松,不宜紧,更不宜伤及无辜。”
李毒蛇的意思很明显:老刘,玩得差不多就行了,皇帝还看着呢,再说我们讲好的条件里,可没有把这些家伙搞死的章程。
本来朱寿不想管这些闲事的,老刘打文官的脸,其实是秉承了他的旨意,打得越响亮,朱寿反而越开心。
不过张太后发话了:儿子,你能靠太监治理国家么?如果不能,就不要往死里得罪文官们。
因此朱寿只好下了圣旨:“诸臣略有小过,着罚米二千石,赴大同亲纳。”
死罪虽饶,但活罪难免,朱寿的心眼,其实比刘瑾也大不了哪里去,那个他最害怕的敌人,那个大明的真正统治者,在朱寿的潜意识里,必定是要除之而后快的。
见老大和盟友都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