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京师掀狂澜 (第2/3页)
上就领会了李毒蛇的意思。等朱寿一回京师,老顾就立即上了辞呈,顺便推荐刘玑接任自己的尚书一职。
这个刘玑,不是那个海军总督刘机,刘总督是刘中敷之子,从礼部尚书任上滚去当了海贼王的。而这个刘玑,却是刘瑾阉党的干将。
他们两人,同音不同字,不过倒是有个很有趣的共同点,都是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的三甲进士,不过刘机的排名,比刘玑要高上几十名。
这一科还有前文曾出现过的周南那老死头、去四川剿匪的林俊,以及同样是新科尚书的刑部尚书王鉴之,不过最出名的两个人,却是杨廷和杨师傅,以及梁储梁师傅。
刘、王两人,再加上接替兵部尚书阎仲宇的曹元,接替工部尚书曾鉴的洪钟,朱寿回了京师的第二天,原本的三个新尚书,立马变成了四个新尚书。除了吏部尚书张彩和礼部尚书白钺,六部尚书都大变了花样。
六个人之中,张彩、曹元、刘玑,这三个人都是铁杆的刘瑾阉党,洪钟这厮态度暧昧、游移不定。王鉴之是李东阳的人,白钺是白圭之子,大明高富帅的代表人物,同样是李东阳的铁杆盟友。
也就是说,李东阳的靠拢,让刘瑾一下子就掌握了大明的整个文官政权!两个阁老加六部尚书,阵容之强大,无与伦比。
因此,张永张提督的不满,是非常合情的,也是非常合理的,他决定干一件大事!
此时他的好基友杨一清还在三边修长城,没法跟他合谋搞定老刘。因此张提督的大事,就是告老刘的黑状。
跟他同流合污的,可以列下数十人的名单,比如司礼监提督太监李荣、马永成秉笔、谷大用督公、魏彬提督、丘聚厂公、高凤提督、罗祥主席等等,个个威名赫赫,基本上可以组成一个“太监正义者联盟”,反对的就是老刘这个天顶星人。
他们采用的方式很戏剧化,看《明史》的时候,都得掩卷会心一笑,那就是往地上扔紧急奏折。而全权负责这事的人,是内监黄伟,至于谁亲手丢到朱寿面前的,倒也无人敢承认,史书也没有记载,只称:“得匿名文书于道”。
这道比正史中迟了大半个月的奏折,终于还是来了,大明的官场,注定又将迎来一场血雨腥风。
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一个紧急奏折丢在朱寿回京的路上,然后数万人都没从它的上面踩过,大家小心翼翼地经过这个小小的折子,不碰它一丝一毫,然后让朱寿“不小心”看见,才说:哇,万岁,这儿有个奏折!
从千军万马之中,直取朱寿脚下的这个小奏折,上面很详细地写了刘瑾的各种罪恶事迹,件件真实,桩桩血泪,不砍下老刘几百颗脑袋,都不能偿清这些血债。
朱寿虽然是个政治初中生,但又不是弱智,当场就想骂娘,看了看周围的太监大佬们,又发作不得,只好将奏折扔到龙案之上,准备回京再作处理。
到了京师,眼见换了三个尚书,还有一个老尚书准备滚蛋回家,朱寿的怒气就升到了临界点,叫来老刘,当着众多太监大佬的面,将这个奏折扔到了他的脸上:“你这老狗,做的一手好勾当!”
老刘原本吓得脸sè发白,抖着双手,捡起折子一看,表情就跟后世的变脸一样,忽然笑了,对朱寿说道:“圣上,大喜!三个惊天的大喜啊!”
朱寿一脚踢倒老刘那瘦不拉叽的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