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殿试选诸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八章 殿试选诸子 (第2/3页)

十人之中,只有杨慎和韩邦奇言之有物,不过句句都是自己告诉他们的,没有任何新颖之处。

    焦黄中和刘仁两位大少爷的就不用看了,完全不知所云。

    那个刘老大一力推举的陕西老乡吕柟,更是迂腐得可笑,居然大谈太祖成法,看得朱寿火大,直接就将试卷扔到了刘老大的脸上,顺便也让历史上的泾野先生丢了状元的宝座。

    还有那个戴大宾,文章虽然写得花团锦簇,居然敢暗地里讽刺朱寿被jiān人所包围,能从大海扯到jiān臣,他的古文难道是体育老师教的?朱寿一怒之下,把这厮贬到了三甲。

    另外景旸、邵锐、黄芳等人,皆是流俗之辈。

    最后一个是韩邦靖,这个被朱寿寄与厚望的青年,居然说开海是弊大于利,会“启万世之忧”,朱寿很想将这小子一脚踢到夷州钓鱼去。不过看在他长兄的份上,决定把他扔回陕西老家去,到最北边的延安府米脂县当知县。

    吃几年的风沙,这小子也许就成熟了。

    十份试卷只挑出来两份中意的,李东阳以为朱寿会从矮子中随便再拨拉一个出来,这也是皇帝亲点的常例,基本上没有帝王会认真阅卷,没想朱寿让他又去拿了十份卷子来。

    看到掌灯时分,刘老大和张永张提督的身边积了几十份试卷,都是朱寿看到生气之后,随手丢到他们身上的。虽然大多数都不是他们的关系户,不过雷霆雨露皆君恩,两人只有乖乖的站着,做一对难兄难弟。

    “咦,此子极佳。”朱寿忽然看到一份卷子,是山东人翟鹏所写。

    这份卷子洋洋洒洒数千字,对军事和海事,比杨慎和韩邦奇了解得还深刻,只不过文采稍逊,被阅卷官们扔到一百名以后。

    军事占领为先、沿海移民为次,以近海之海岛为据点,归化海上夷民,让他们仰慕天朝文明,从而解决人口不足的问题,是这篇卷子的中心思想。

    人才,绝对的人才!

    朱寿看了看翟鹏的名册:原籍抚宁卫,寄籍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武定州,现年二十七岁,父祖三代皆是大明良民忠臣。

    他不是历史通,自然不知道后世翟青天的大名,不过嘉靖朝出将入相的文官代表翟鹏,就这么简简单单的走进了朱寿的人才小夹袋里。

    正史中那苦逼冤死的翟青天泪奔而过:我总算不用去当吊丝熬资历了。

    于是当正德三年的戊辰科殿试金榜一公布,天下文人跌碎了一地的眼珠子。

    状元杨慎,授翰林院修撰,这个大家都没意见,毕竟才学、人品和关系都在那儿摆着的。探花韩邦奇,嗯,大明高富帅之一,韩家大公子,皇帝的贴心小秘,大伙儿也没有意见。

    只是那个谁谁,跟韩探花一起得授翰林院编修的,榜眼?没听错吧,翟鹏!

    这厮才学虽然尚可,但大家都清楚,在这班高富帅中,他混个二甲末班车都算勉强,怎么可能挤掉焦黄中的权、吕柟的才?

    二甲头名焦黄中的父亲,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