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杖毙彤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章 杖毙彤史 (第2/3页)

十年,那是出不来滴。

    而学重八哥杀人,也太难为宅男了,打个屁股、贬谪到边疆、偶尔杀个把人,才在宅男的心理承受范围内。

    杀个几十万?那是伟光正干的事,不是宅男。

    哪条路都走不通,怎么掌握军队呢?

    张永张提督在旁出了个主意:战争。

    张提督在正德朝,是最出名的监军,生平经历过无数战争,杀个千把人,对于他来说,那是小场面。

    还有什么比战争更能掌握后勤资源、军队资源和行政资源?

    没有!

    不能治本,那就治标,通过战争来达到掌握军队的目的。

    在观水平台上的诸位大佬,不是勋贵,就是太监,对于这种倒行逆施、天人不容的罪恶主意,不会学文官集团那么死谏。

    因此在张太后微笑点头,示意张提督出了个好点子之后,大家也就心照不宣,至于有没有人去向李丞相等人通风报信,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君权和相权之间的斗争,是贯穿了大明朝数百年的最大斗争,皇帝抓不抓军权,怎么抓,都会引起李丞相等人的反弹。

    在朝庭中,是不存在秘密的,张太后也从不掩饰自己教育儿子的心思,朱寿明白了皇帝这个职业的要领后,自然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这就是正德二年正月三十rì晚,发生在张太后和朱寿之间的谈话。

    有人问还有第四关?

    这话,朱寿也问过,当时张太后看着太液池的湖水,瞳孔里的深沉,比湖水还深。

    “照儿,”许久之后,张太后才叹了口气,看着儿子,伸出右手,摸了摸他冠冕下的长发,说道,“这第四关,娘不能说,也不敢说,十年之后,你方能明白,不过在娘的心里,还是期望你效仿你父皇,做一个人人称颂的好皇帝。”

    见母亲不说,朱寿也不敢再问,只好点头应是。

    至于在场的大佬们,虽然人人都谙熟于第四关,不过谁也不敢说出口。这种事,全天下只有一个人敢告诉朱寿,那就是他老娘。

    一个声音将朱寿的思维从昨晚的母亲教诲,拉到了今rì的朝堂之中。

    “臣保荐前都御史雍泰,提督cāo江。”阁老焦芳站出班列,大声奏道,“泰有敢死之节,克乱之才,为不二人选。”

    雍泰也是刘老大的老乡,话说正德朝的陕西人,其实真的不少。不过雍提督这个老乡,比康状元那个老乡还要清高,他是兵部尚书阎仲宇推给刘瑾的。(注:正史中是许进,不过许进此时已经被踢到了大明武学院)

    刘老大一看:咦,又是老乡啊,好吧,老阎虽然不是个好东西,还经常跟我唱对台戏,不过看在老乡的份上,就帮老雍一把好了。

    提督cāo江,是明代的官员,通常以副佥都御史为之,领上下江防之事,主要负责安徽一带的江防要务,故亦有cāo江御史之称。

    刘老大将雍泰放到安徽去,又有什么用意呢?

    昨晚张太后不是叮嘱朱寿抓军权么,因此朱寿想来想去,寻找不到战争。

    刘老大见皇帝苦恼,也出了主意:安徽的水贼不是多么,怎么打都打不绝,那我们派人去打水贼!

    刘老大这话,很有妙处:水贼多不多,什么时候结束严打,那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先有个名头再说。

    苦逼的小皇帝,配上流氓的老太监,居然想出来了一招以剿养军的计策来。

    朱寿想了想,也对啊,大明武学院那批少年还没成功洗脑,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