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章 政客与流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七章 政客与流氓 (第2/3页)

阳一提出来,大家都明白,这一刀,正砍在皇帝开海政策的软肋上,无从招架。

    李丞相岂会只有一刀而已?

    这一刀不过是小试,看看皇帝的反应,接下来的数刀,就将是“内库开支问题”、“东海公司管理问题”、“港口的规范问题”,总之刀刀都将砍得皇帝眼花缭乱,最后他会提出一个解决方案:皇帝啊,咱们还是玩玩宫女好了,不要去大海上搞东搞西了,这样不好,至于倭国、夷州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李丞相玩政治的功力,在正德朝前期可谓是独步天下,甩了刘老大好几个街口,也就后期的杨廷和,能够望其项背。

    他的这些刀法路数,刘老大、焦丞相、杨丞相都是非常熟悉的,大家都是治国能臣,小皇帝不清楚,他们还不清楚么?

    但怎么破?三人都犯了难。

    这不是yīn谋,李东阳很少玩yīn谋,这是堂堂正正的治国之道:经济和税收都搞不好,还扯什么倭国、夷州?简直是乱弹琴。

    因此不管何种派系,都必须正视这个问题。而开海派,更是需要认真解决问题,不然后果非常严重。

    李东阳不耍yīn谋,但不代表刘老大不耍啊。

    我们都知道,焦丞相是大明最有文化的流氓,那么身为他的大哥,刘老大的流氓招数,岂是可以轻敌的?

    暂且先放下李东阳的治国阳谋,我们来看看焦丞相提出的两个彻查。

    首先,查盐课。

    大明帝国的盐引制度,从重八哥设立那天起,就被人批得狗血淋头,在这儿我们就不重复了。

    焦丞相这个yīn谋,是如何给李丞相下套的呢?

    还是让我们回到去年年初的时候,当时盐法已经rì渐崩坏,边库空虚,开中之法不行了,怎么办?

    朱厚照就派了大臣王琼、张宪去清理,这下子机会来了。

    一个制度,如果不改,钻空子的机会也许不少,但只要一改,那就不是空子了,而是窟窿!这一点,在后世的某国改革中,表现得极其明显。

    大明也是如此,偌大的窟窿被人钻了,而钻的人,肯定是皇家国戚,话说一般人还没这么大胆子。

    庆云侯周寿彧、寿宁侯张鹤龄,就是这两个皇家国戚,各自派家人,买了长芦、两淮的盐引。

    周寿彧的庆云侯是追封,原本为长宁伯,他是孝肃皇后的弟弟。孝肃皇后周氏,是明英宗的贵妃,宪宗的生母,孝宗的祖母,朱厚照同学的亲生曾祖母。

    而张鹤龄呢,那是朱厚照同学的亲舅舅。

    因此当时的户部尚书韩文坚决不同意这两个蛀虫偷取国家财产,对,就是那个五十三人反动集团的创始人韩文,真是哪里都有他啊。但是朱厚照私自下了旨,准许了这两个家伙对国有资产的强占。

    太监们看到国舅们抢东西,自然也眼红啊,于是织造太监崔杲也想要长芦的盐引,当时的丞相刘健与李东阳都极力反对。

    这下朱厚照不高兴了:国舅们抢东西,你们要管;宫奴抢东西,你还是要管,有没有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皇帝和丞相们斗了半天,最后各退一步,依户部的意见:给一半就行了。

    那负责这件事情的是谁呢?巡盐御史王润、运使宁举和杨奇等。

    王润和杨奇,是李东阳的门人。宁举,是刘健的门人。如今宁举和杨奇都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