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榜样的魅力 (第2/3页)
多名将统帅,数这位老大人的军纪是最差的,他要认第二,都没人敢跟他争第一。
弘治十四年,小王子进攻宁夏等地,朱晖领军出击,结果畏战不敢前行,斩了十二个敌人,就为一万多将士请功,顺道还sāo扰平凉等地的百姓,抢了无数钱财,被传为一时笑谈。
不过孝宗依然信任他,命其总督团营,领三千营、右军都督府。
弘治十八年,孝宗驾崩,朱厚照登基,又让他出击蒙古,结果也是假冒军功,被文官们弹劾,最后还是朱厚照一力支持,加官做了太保。
由此可见,保国公大人的名将二字,充满了浓厚的水份,远没有许进来得实在。
不过老人家的演技不错,充分满足了朱寿的要求,完成了事前布置的任务。
“每rì的cāo练,你们觉得辛苦,”朱寿看着少年们,说道,“军有军纪,院有院规,你们的一言一行,朕都看在眼里,若有遗漏的,有司也会禀报于朕,这三年,你们若有作jiān犯科、不守军纪院规的,朕定斩不饶。”
朱寿让这些老将出来现身说法,是受到后世某支军队的影响,深知榜样的作用,才是无穷无尽的。
这些功成名就的国公,对少年军官们的诱惑,就如同后世拿破仑所说的那样:不想当国公的士兵,不是好少年!
等欢呼声平静下来之后,朱寿对少年们笑道:“都别紧张,朕赐了你们这么多银两,岂能轻易砍了你们的脑袋?朕还盼着你们能多杀几个敌寇,替朕出几分力气呢。”
一张一弛,才是演讲的奥秘所在,老是让听众们的弦绷着,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军纪这种事情,是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才能有效果的。单靠几句话,顶天就是让少年们明白皇帝很重视军纪。这又不是主角的世界,一番话是不能让士气爆棚、军纪加一百的。
“你们到这儿来,每rì里都有银子到手,学成之后,除了替朕出力外,可曾想过,还为何而战?”说完之后,朱寿转过头,对成国公朱辅笑道,“成国公来说说看。”
朱辅没有前两位国公的年纪大,假装咳嗽了一声,回道:“皇上所言,可谓发人深省,微臣年少时,随父出征,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家中的老母妻儿,臣的父亲也是如此,每次有家书送入军营时,营内欢声雷动,比打了胜仗还兴奋,因此依微臣愚见,上阵杀敌,一是为皇上分忧,二是为家人博个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朱辅是靖难首功朱能的后代,祖父朱勇也是死于土木堡一役,他外貌出众,锦袍着身,看上去颇有几分威严。
这也是朱寿选择这三位国公来现身说法的主要原因,其实曹雄更适合来开导少年们,不过曹老农民卖相差,又只是个总兵,说服力不强,吸引不了人。
至于更有说服力的许进,打死许老头,他也拉不下这个脸皮来做戏,要知道许老头好名声胜过生命、官位和财富。
再说许老头是文官出身,这种摆明了是替武勋们造势的花活儿,许老头是宁愿站在旁边打瞌睡,也不会来掺和的。
三位国公都是人jīng,皇帝一出手,他们就明白怎么配合。武勋集团被压制得太厉害了,有新鲜血液进来,是他们相当喜闻乐见的,至于是不是这群少年成功上位,倒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正如保国公朱晖事后所说:只要皇上有这门心思,就算是耍猴戏,老夫也得给他编圆了。
被打压得狼狈不堪的武勋们,要的,就是朱寿的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