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要命的后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章 要命的后勤 (第2/3页)

上合格的军官。

    一将功成万骨枯,将军百战死,这些话,都不是开玩笑的。

    提前数百年过上金领生活的少年军官们,听到杨慎的问话,自然是毫不犹豫地大声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经过两个多月的洗礼,少年们虽然还是新兵蛋子,但也有了几分jīng气神。百余人齐声高呼,声势惊人,将房梁上的灰尘都抖了不少下来。

    “来武学院之前,你们都是耕种渔猎的百姓,”杨慎继续说道,“在家时的苦楚艰难,与为官时的食银容易,好好思量,此乃皇上对你们的厚爱,你们将如何报答?”

    少年们在三位带头千户的引领下,齐声吼道:“忠心一片,死而后已。”

    杨慎最后总结道:“皇上养你们千rì,不过望你们杀敌于一时,你不肯杀敌,皇上养你有何用?就算军法让你漏网,上天也会取了你的xìng命!”

    仍然是三位少年千户带头:“万岁爷指向哪里,我们就打向哪里!”

    最后这句话,是朱寿的恶趣味,事前吩咐杨慎和三位少年千户演练纯熟,才能起到上下通达的效果。

    朱寿的这出戏码,并不是完全瞎搞,如同前文所说的那样,不管是他,还是朱厚照,都清楚一个事实:大明的军队,大部份都不被皇帝所掌握。

    为什么?

    很简单,不管古今,打仗打的是什么?

    两个字:后勤!

    当然,你要扯演义里面那种几十万大军背干粮横扫天下的段子,我也拿你没辙。

    古代行军,一rì不过二、三十里,如果能rì行百里,那可以称得上是天兵神将了,制约行军速度的,就是后勤运输能力。

    实际的战斗就不说了,但凡是大会战,没有不考验后勤实力的,如果上升到国家命运的决战,那就得看国力的比拼了。

    某元帅有句很老实的名言:“某某战役,是百姓们用数百万小车推出来的。”

    皇帝的圣旨,的确没人敢违抗;大明的军队,也都是皇帝能指挥得动的。

    但是后勤呢?全都掌握在文官集团手里。

    “皇上,没粮了”、“皇上,没银两了”、“皇上,没军械了”、“皇上,士兵哗变了”、“皇上,军营里一个人都没有,连鸟都没米啄食了”……

    如果一个皇帝非要耍横,大规模地调集军队,干自己想干的事,比如出塞跟蒙古人火并啊、帮朝鲜人打群架啊、没事教育一下小rì本战国群雄啊、jǐng告某些活佛不要分裂祖国啊,那么上面那些话,将会不断地呈现在皇帝的眼前,让他的所有举动都陷入泥潭。

    后世的万历三大征,就是用血的教训告诉帝王们:皇帝,没那个本事,就别去玩军事,玩玩宫女多好,又环保又绿sè,还能培养下一代。

    当然,如果皇帝陛下只是想砍某些人的脑袋,比如阉党啊、李东阳一派啊、杨廷和一派啊,诸如此类,还是有无数军队听皇帝号令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