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新的勋贵集团 (第3/3页)
个做法,不需要多久,就能满朝皆知。
武学院的军官,配上团营的士兵?皇帝陛下,别在这儿做梦了!大明的文官们,是绝不会允许第二个勋贵集团出现的,而太监们,也不希望有新的势力,来瓜分皇帝对他们的爱心。
故而朱寿想重整团营的想法,遭到了上下的一致抵制,最后只得不了了之。
在这个过程中,杨慎居然脱颖而出了。
弘治朝以后的大明jīng兵,通常是用洪、永cāo法,即五rì之内,两rì走阵法、扎营寨,三rì演练武艺,每月会cāo两次。
而大明武学院的学员们,在朱寿的要求下,是每rì都要cāo练。
上午学策略,教科书是《孙子》、《吴子》、《司马法》等兵书,以及《论语》、《孟子》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普及型读物。
下午学武艺,十八般器械、火器、车阵、运输、天文、地理等等,不管马、步、骑,都得学习。
这是武学院左丞许进许老头设置的教学内容,他还请来了一批不得志的边将和文人,甚至还有几个游侠儿,说是可以教授当探子的学问。
朱寿曾经很有兴趣地想了解一下明朝的大侠们,于是就降尊去听课,没想游侠儿们虽然不怕死,却非常怕皇帝,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更别说站在皇帝面前讲课了。
再看他们的长相,比曹雄那个老农民还可耻,居然个个长得奇形怪状,实在是不符合朱寿心中的“豪侠”风范,这让想找到一个西门吹雪的皇帝非常受伤。
怎么就没有剑客来辅佐朕的大业呢?朱寿仰天长叹,为自己没有穿越到武侠世界伤心。
他只能把心思转回到一千五百名光猪小正太的身上来,这才是他的军官团,是他的希望所在。
于是,他把一百五十名小旗都召集起来,准备给这些小正太们洗脑。
看着跪在地上的少年们,朱寿并没有立即训话,因为皇帝是不能首先开口的,这是朝规。
因此一直跟随身边的无业举人杨慎就开口了:“诸位将士,尔等,都是圣上的奴仆!”
此时还没有被任命为伴读小书童、詹事府司经局从九品正字的杨大少,第一句话就石破天惊,震得朱寿一愣一愣的。
这家伙,太合我意了!朱寿心里非常高兴,这才是yy之道啊。
杨慎没有浪费他父亲给他争取的这个机会,第一句话,就打动了朱寿的心思:奴化军官们的思想,让他们成为皇帝的私人军队,而不是朝庭的军队。
有人会觉得奇怪了:历朝历代,皇帝不都是代表着国家么?所谓朕即天下,怎么还分皇帝的军队和朝庭的军队,这不是公开宣扬军国主义么?
这话,对于朱重八和朱棣,倒是正确的,因为在这两个军事狂人的铁血政策下,还真没有谁敢跟皇帝叫板。
但到了宪宗朝之后,还有几个懂军事敢征战的皇帝?不被文官集团们架空,那才真叫没有天理。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事,正德皇帝最有发言权,不管是正史上的,还是穿越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