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权力的味道 (第2/3页)
不还手,那岂不是成了人肉沙包?
眼下刘老大出了纰漏,杨师傅岂能不喜中从来?
他那句话,先夸奖了一下朱寿的胡作非为,然后话锋一转,直接把刘瑾卖了出去,告诉皇帝:你看,连大明运动会这种狗屁不通的东西,都能通过文武百官的弹劾。那么皇上最重视的新军、火器,却被刘公公“好心”砍得七零八落,这不是刘公公的能力问题,而是刘公公的态度问题!
此话极其诛心。
不管什么朝代,对于上司来说,下属的能力问题,永远都不是问题,但态度问题,却是要命的问题。
不听话的下属,通常是第一个被收拾的对象,该整死的整死,该开除的开除。而听话却没能力的下属,虽然很难有提升的机会,却是把位置坐得最安稳的。
朱寿虽然是宅男,但并不代表他是傻子,相反,不管是朱寿,还是朱厚照,在智力方面,都没什么问题。就算他的政治智商有问题,那么拥有大明超级内政能力的杨师傅,也能把皇帝的心思,引到自己早就布好的陷井中去。
是啊,刘公公的态度已经有问题了,他不再是那个对自己百依百顺,眼中经常流露出慈祥目光的老太监了。
“这个世界上我最亲近的人,正在离我而去”,这就是杨师傅想灌输给朱寿的思想。
杨师傅是何等聪明之人?他岂能不知朱厚照与刘瑾之间的亲密关系?
八虎之中,刘瑾能稳居第一,甚至在高凤和罗祥都各自拉起了山头之后,他还能稳稳压过其他七人,凭借的,不是他的厂卫爪牙,更不是他那遍布朝堂的无间道文官们,而是朱厚照对他的信任。
作为同样深受朱厚照信任的杨师傅来说,离间皇帝对刘老大信任,才是唯一能搞死刘老大的路子,其他的,都是瞎扯淡。
事实上,宅男朱寿也是这么想的,在远离京师的保定,在刘老大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在张永、魏彬、马永成、谷大用等人包围下的皇帝,被杨师傅的言语带动着,对刘老大的信任,开始慢慢降低。
如同刘老大对张彩的不信任一样,朱寿对于刘瑾的不信任,也是从一百,降到了七十。
“宣,停刘瑾俸禄一年。”在身边众多太监和文官们的谗言中,朱寿终于下了一道圣旨。
这道只有短短数字的圣旨,给了被刘老大打压的文官集团一针强心剂:皇帝开始不信任老刘了,兄弟们,并肩子上啊。
停俸是件小事,但这可是刘老大第一次被皇帝惩罚,其中的味道,老练的政治高手们,谁闻不出来?
于是各大政敌指使下的言官们,开始把雪花般的奏折飞向保定行宫,在朱寿的案头积累起高高的一捆。
正当刘老大满心惶恐地缩在府中,时刻担心着手下的厂卫们破门而入时,又一道圣旨传到了京师。
“给事中赵士贤、任良弼,御史张津、陈顺等数十人,危言耸听,杖十记。”
这下全世界都安静了,上书的言官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