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二十口通商 (第2/3页)
既然大伙儿都有钱可赚,又何苦跟皇帝过不去呢?
再说低成本谁不想要?失去了走私集团的支持,那些集团外的文武百官,怎么可能跟皇帝对抗?况且没了黑金来源,也犯不着为走私集团卖命啊。
“不与民争利,便是良法。”
在听到二十口通商的消息之后,内阁首辅李东阳正在写字,闻言大惊失sè,手中笔落于宣纸之上,呆立半晌,方才长叹一声,说出上面那句话来。
这招釜底抽薪,可谓是妙绝。
“朕不仅要开二十口,还要开四十口,一百口!”宅男皇帝一时高兴,便满嘴跑开了火车,“到时,大明将有数不清的商船、战舰,龙旗将插遍世界所有港口。”
对于皇帝的胡言乱语,随侍的太监大佬们早就习惯了,纷纷当作没有听见。
因此朱寿那厚达半尺许的《皇家东海公司章程》一出,各地大小走私集团蜂涌而至,从原来的坚决抵制,逐渐转化为坚决的支持。
几rì间,大明各地的驿站可谓是热闹非凡,三百里、六百里加急一个接一个,大伙儿公器私用,上下通联,交流思想,搞得不亦乐乎。
从最初的消息公布,到三巡抚下狱,再到《皇家东海公司章程》的横空出世,大明朝的政治风向,可谓是一rì数变。
短短个把月,走私集团的风向便从最开始的反对,到观望,再到犹豫,再到有限度的合作,最后到极力支持。
当提举市舶太监熊宣站在凤舞楼的主楼大厅中间,敲响那面半人高的锃亮铜锣之时,不仅意味着东海公司大型拍卖会的开始,也意味着大明公私合营海运集团的诞生。
“第十九个一级代理资格,起拍价:一万两,每次喊价,不得低于一千两!”
面红耳赤的罗祥罗公公已经快疯狂了,他的脸上全是汗水,但丝毫没有想擦去的念头,袖子也卷了起来,头上的发冠已经歪掉了,衣带也斜斜地卡在腰上,看上去不像是新出炉的三品董事会主席,倒像是街边卖鱼丸的老伯。
“一万三千两!”一个愁眉苦脸的老头举起了手中的牌子。
“是cháo州府的李大掌柜,他背后可是九家大商行。”有认得这老头的商人开始低低私语。
“听说还有一个郡王。”某小道消息灵通的人士补充道。
罗公公兴奋地吼道:“一万三千两!还有更高的没?第一次!”
按照《大明东海公司章程》,拍卖会分为起价、喊价和定价三个阶段,定价之前,必须提醒三次,才能一锤定音。
本来这种小事,不用劳烦罗公公动手,自有小宦官们负责。没想到朱寿看到前面十几轮的热门景象,一时手痒,就想亲身上阵。
大明皇帝当场卖艺,真是成何体统!诸位太监大佬连忙苦苦阻止,最后罗公公自告奋勇,亲自下场,立即掀起了场中一片热cháo。
这种无意间的戏剧效果,也让各个走私集团的代表们更加放心:看看,罗公公都下场了,那可是等同于司礼监首领太监的高官,放在外朝,就是正三品的高官。
也有眼尖的代表们,看到楼上楼下那些如临大敌的厂卫头目,心中猜测,八成是皇帝陛下也来了。
为了给各自的东家在皇帝面前留点好印象,代表们竞拍的热情也就更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