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朱厚照不是一个好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四章 朱厚照不是一个好皇帝 (第2/3页)

合在一起,别说刘老大了,就是八虎捆在一起,也不是对手。

    他们唯一的天敌,就是那个坐在龙椅上,满脑子都是“人妻、蹴鞠(足球)、角觝(摔跤)”之类玩意的皇帝朱厚照。

    因此在战斗到最激烈的时候,皇帝一言断决:说你们是反动集团,你们就是,不是也是!

    而对于那些敢胡乱说话的科道言官,皇帝也是一言堂:谁再妄行奏扰,必予严办!

    皇帝是不能有错误的,所以错的就只能是臣子。

    言官们也不甘心啊,既然皇帝不讲道理,那我们就去死去死吧:“闰月庚戌,杖给事中艾洪、吕翀、刘蒨及南京给事中戴铣、御史薄彦徽等二十一人于阙下。二月戊戌,杖御史王良臣于午门,御史王时中荷校于都察院。”

    一时之间,死伤无数。

    一边流血,一边派八虎抢占紧要位置,朱厚照这两手颇有帝王风范,直接打倒了联合起来的文官集团。

    但自从朱重八和朱棣这对强悍的父子离世之后,大明的皇帝再也没有干出诛大臣十族的事来。

    朱厚照总体来说,还是一个非常温和的帝王,跟他那两个杀人盈野、霸气侧漏的祖宗不同,他有着非常宽广的胸怀。

    这个描述很违和,其实在看《明武宗实录》的时候,这种违和感,无时无刻不飘浮在眼前。

    朱厚照很喜欢闹腾,玩女人、烧宫殿、出长城打蒙古人、自己封自己为国公,反正皇帝不该干的事,他都干了个遍。

    按理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昏君啊,妥妥的。

    但自相矛盾、违和感十足的《明武宗实录》又写道:扬州知府蒋瑶扫了皇帝的脸面,而正德帝也只是开开玩笑,并没有怪罪他。

    还有那个“杀十六人”的应州大捷,一场十万人左右的大会战,居然只杀了十六个蒙古人就宣告结束,而且还打得小王子两年内不敢侵边,这是一件何等奇葩的事情。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矛盾的记录呢?

    其实看看《武宗实录》的成书时间就明白了,当时是嘉靖帝在位,朱厚熜是正德帝的堂弟,作为一个中了天字第一号乐透大奖的家伙,朱厚熜是没有兴趣替堂兄说好话的。

    尤其是长达多年的大礼仪之争,朱厚熜不惜与群臣反目,与杨廷和等人展开了大战,这场争战直接影响了朱厚照同学的身后名誉。

    因为所谓的大礼仪,就是谁的父亲是正统:朱厚照的父亲孝宗,还是朱厚熜的父亲兴献王?

    这场争爹之战,让朱厚熜对堂兄恨之入骨,因此就有了这本奇葩到了极点的《武宗实录》,跟所有帝王实录都不同,通篇没有一丝赞美,反而有点野史的风格:怎么好奇怎么来,怎么有趣怎么写。

    总之就一句话:你让我一时不开心,我就让你死了也不开心。

    因此在明白了朱厚熜同志泼过来的脏水之后,我们就能理解五十三人反动集团为什么没有被杀,而且对于那些前赴后继来送死的科道言官们,朱厚照同学也是一笑了之。

    “行了,让他们说去,”看着满脸愤恨的刘瑾,正德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