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 (第2/3页)
任教。与苏曼殊《子毂》相识。曼殊赠画属题漫写二韵是年作诗存稿十二首,词十四首,见《秋明集》。
1909年在杭州第一中学任教。校长马裕藻《幼渔》。与先生三弟兼士,均为章太炎先生弟子。因兼士关系,认识鲁迅。又在周梦坡处与陈叔通(敬第)相识。苏曼殊善画,先生以诗题之。是年作诗存稿六首,见《秋明集》。
1910年12月,东坡生日,周梦坡燕集灵峰补梅庵,先生与戴子开(启文),褚伯约(成博),褚稚昭(成昌),沈衡山(钧儒)等十四人皆至。是年作诗存稿二十六首,词一首,见《秋明集》。
1911年先生能悬腕作字,笔画也能平正。先生为灵峰补梅庵定记,词精意雅,现能见到的早期文章此为鳘篇,有墨迹影印行世。是年作诗存稿七首,见《秋明集》。
1912年春节,杭州工业学校长许炳坤访见先生。并向北京大学代理校长何鹬时,预科学长胡仁源推荐先生到北大任教。是年作诗,存《破晓》一首,见《秋明集》。
1913年到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寓南小街什方院36号,书斋悬颜平原《家庙碑》旧拓全幅。又把杜甫,李义山,杜牧等诸家诗集认真从事研究。
1915年2月14日,诣章太炎先生寓所,先后至章寓者有钱玄同,朱希祖,马裕藻,许寿裳,马叙伦,周树人等人。
1916年在北京医科专门学校课,医专校长汤尔和,与蔡元培为知交,先生得元魏新出土碑刻元显俊,元彦诸志,暇即临习。
1917年1月,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欲革新北大,先生积极参与。蔡元培到任之前访见先生,目的在于相识。
1918年《新青年》成立编委会,由六教授分期轮流担任编辑。先生与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等人为编辑。
1919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许多学生活动,曾得到先生支持。并时为北大的事,请蔡元培大力帮助。陈独秀辞去北大文科学长。先生在《新青年》发表的白话诗,《生机》,《**裸》,《小妹》。
1920年在新青年发表白话诗《白杨树》,《秋》。先生的诗选入九首,为此书入选入选最多的一位。北大章程规定,教授任满七年,可以出国进修一年,先生在评议会上提出出国进修,评议会即予通过。
1921年去日本西京大学进修,与郭沫若相识。十月辑《曼殊上人诗稿》,由亚东图书馆写本印行。
1921年去日本西京大学进修,与郭沫若相识。十月辑《曼殊上人诗稿》,由亚东图书馆写本印行。
1922年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1924年女子师范大学校长许寿裳被迫辞职,荫杨榆继任。杨氏反对新文化,将学生自治会干事六人揭示开除,遂有拒杨风潮之爆发。先生积极支持学生之正义行动。
1925年1925年5月26日先生与马裕藻,周树人,李泰叶,钱玄同,沈兼土,周作人等教员联名在《京报》发表《关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公开支持女师大学生的正义斗争。
1926年刘半农校点唐韩握《香奁集》,先生为之序,论述韩冬郎诗的造诣,风格及得失,由北新书店出版。先生序文缩小手迹印行。
1927年手书《秋明小词》稿本二卷,请朱孝臧圈阅,朱疆村为写评语。
1929年任河北省教育厅厅长。所作诗词,辑为《秋明集》,上下二册,由北京书局出版。
1930年赠保权君东涧写校本义山诗集后记。先生开始致力行草,从米南宫而智永,虞世南,褚遂良,再上溯二王。以褚遂良能推陈出新,树立唐代新规范,曾遍临其传世诸碑。
1931年辞去河北省教育厅厅长职务,返回北京大学任教。
1932年任北平大学校长。旋因反动政府开除学生事,先生愤然辞去校长职务,当局未披露,先生即行离校。年底卜居上海环龙路,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兼孔德图书馆馆长。
1933年先生工作之余,不断研习书法,数月成二,三百幅,选出一百幅,正草隶篆四体皆备,举办第一次个人书法展览。后中法交流出版委员会迁到大西路美丽园。
1937年郭沫若从日本秘密潜回上海,与先生往来甚密。先生以所著《秋明集》二册奉赠。吴湖帆,陈定山为先生所书卷子题句,先生写绝四首报之,题为《湖帆蝶野各为拙书卷子题句,辄以小诗报之》,这是先生最初的论书法诗。
1938年汪亚尘招宴,先生与徐悲鸿皆至。饭后,悲鸿画竹赠先生。先生题《蒋谷孙所藏怀仁圣教序》,及《与谷孙论帖书》。
1939年吴梅卒,先生以诗挽之。钱玄同卒于北京,先生亦有诗挽之。下半年,日冠侵沪,先生西去重庆,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及孔德图书馆亦抗战而结束。是年作论书诗《题群玉堂米帖》,《与豫卿夜话因赠》,《柬植之》等篇。
1940年居成都,重庆。重庆住在上清寺考试院陶园之鉴斋,先生有六言诗咏鉴斋。题沈祖叶《涉江词》乙稿。是年作论书法诗《观履川家二音子作大字因赠》,《劝履川学书》,《学书一首叠竟字韵》。
1941年先生所作诗,为同时诗人所称道,以秀逸闻名诗坛,尝谓无字不可入诗。是年,先先生得谢稚柳自敦煌千佛洞来书,言壁间书画之胜,先生因取其语赋寄稚柳并简张大千。
1942年先生在重庆曾家岩借地营屋以卜居,室名为"石田小筑"。先生卧病住院,作《病室中吟》,先生将1940年所作词成一卷,名为《念远词》。也写了一些曲子,未结集。观谢稚柳画展,作诗相赠。
1943年撰《执笔五字法》,分清了五字执笔法与四字拔镫法的混淆,当时他对书法的体会与认识,已可于此文中见之。这是先生第一篇论书著作。
1944年《世界美术大辞典》主笔荷兰高罗佩,称先生为民间第一大书家,并撰对联一副求教于先生。是年,先生为许寿裳书鲁迅诗。
1945年先生关于词的问题,给马一浮写信,发表见解,并酬词四首;又资助马一浮《复性书院丛书》。作论书诗《题伯鹰书评五绝句》。题跋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