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三九章 陈献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三九章 陈献章 (第2/3页)

青葵筱竹,随风摇曳,风光旖旎。村外有条天沙河,河里有不少晶莹雪白的沙,白沙村因此而得名。陈白沙隐居春阳台苦读经典著作,探讨先人哲理,寒来暑往,秋去春来,正是:野鸟飞窗静,春归蝶未知;蝉鸣风入夏,冬日月影斜。不经不觉,整整度过了十个年头。

    陈白沙经过十年苦学,静坐冥思,舍繁取约,把握心与理吻合的关键,学问与修养,获得飞跃的进步。

    1465年(明成化元年)的春天,陈白沙决定在春阳台设馆教学。这消息—传开,近者乡村,远者邻邑,学生慕名而来,其门如市,白沙村顿时热闹起来。

    陈白沙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一、先静坐,后读书;二、多自学,少灌输;三、勤思考,取精义;四、重疑问,求真知;五、诗引教,哲入诗。开学以后,绝大多数学生都勤恳用功,但亦有个别沾染了酒色、浪荡和懒惰的,白沙先生就编了《戒色歌》、《戒戏歌》、《戒懒文》等几首诗歌给学生诵读,作为座右铭。

    《戒色歌》曰:

    世间花酒总为先,花酒原来枉费钱。

    酒醉猖狂还要醒,花迷撩乱不知天。

    鱼因吞饵投江岸,蝶为寻花到野川。

    寄语江门诸弟子,莫贪花酒误青年。

    《戒戏歌》曰:

    锣鼓喧天上翠楼,男人扮作女人头。

    少年容易成衰老,快活何难变困愁。

    金榜题名空富贵,洞房花烛假风流。

    须知光阴如过隙,莫作等闲去浪游。

    《戒懒文》曰:

    大舜为善鸡鸣起,周公一饭凡三止。

    仲尼不寝终夜思,圣贤事业勤而已。

    昔闻凿壁有匡衡,又闻车胤能囊萤。

    韩愈焚膏孙映雪,未闻懒者留其名。

    尔懒岂自知,待我详言之:

    官懒吏曹欺,将懒士卒离,

    母懒儿号寒,夫懒妻啼饥,

    猫懒鼠不走,犬懒盗不疑。

    细看万事乾坤内,

    只有懒字最为害。

    诸弟子,听训诲:

    日就月将莫懒怠。

    举笔从头写一篇,

    贴向座右为警诫。

    为了教导学生重视学习与劳动生产相结合,他又作了一首歌谣曰:

    二五八,江门圩,既买锄头又买书。

    田可耕兮书可读,半为农者半为儒。

    这些诗歌,有内容,有文采,通俗易懂,琅琅上口,不但学生深受教益,连广大群众也争相传诵。

    1466年,陈白沙接到顺德县钱溥一封信,规劝他趁新任皇帝复礼施教,整顿朝纲,考取功名,为社稷效力。于是决定再上京师,复游太学。时年陈白沙38岁。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是祭酒邢让。他原来同陈白沙一起参加戊辰(1448年)科考,陈白沙考得副榜(等于备取生),邢让考中进士,在翰林院当庶吉士,修撰皇帝的实录,刚刚升为国子监祭酒。邢让有意考试陈白沙的学问,让他作首《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韵》诗。杨龟山就是北宋学者杨时,进士出身,官拜龙图阁学士。他学问渊博,写过一辑题为《此日不再得》的诗,名震遐迩。陈白沙凝神冥思,不多时,挥毫而就。诗成之后,朝中一班有志学问的文臣学士,赞叹不已,争相传诵。邢让称赞白沙为真儒复出,遂向吏部尚书卫翱推荐陈白沙到部里当司吏。后来,陈白沙果然接到任职的官谕,但却是吏部衙门当个日捧案牍、抄缮校核、封发递送的低级小吏。

    陈白沙为人耿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