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一三章 贺知章 (第1/3页)
贺知章
百科名片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会稽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目录隐藏]
贺知章(659~744)
贺知章诗全集(录入《全唐诗》共19首)
贺知章《回乡偶书》赏析
笑话:
现存景点:
编辑本段]
贺知章(659~744)
《贺知章》王建峰绘制
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天宝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诏许之,赐鉴湖一曲。玄宗御制诗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回山阴五云门外“道士庄”,住“千秋观”,建“一曲亭”自娱,繁纸不过数十字。“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索不如也。”,爱好书法者视为珍品。他的墨迹留传很少,现存尚有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日本的《孝经》草书。
其间,写下《回乡偶卷》2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为人传诵而脍炙人口,未几病逝,年八十六。乾元元年(758)肃宗以侍读之归,赠礼部尚书。现存诗19首,多为祭祀乐章和应制诗。文有《龙瑞宫记》、《会稽洞记》各1卷。今存《龙瑞宫记》摩崖,留存于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为难得之古代题刻。《新唐书》、《旧唐书》有传。
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善谈笑,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为时人所倾慕。当看到李白的诗文,即赞为“谪仙人也”,后成为忘年之交,并把李白引荐给唐玄宗为官。贺晚年放荡不羁,自称“四明狂客”,又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鬼”。常与李白、李适之、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饮酒赋诗,时谓“醉八仙”。
天宝三年(744),贺知章告老还乡,为道士。离开京师时,玄宗曾赐诗,皇太子及文武百官为其饯行,回乡后不久病卒。
编辑本段]
贺知章诗全集(录入《全唐诗》共19首)
电子版贺知章诗全集
编校前言
贺知章(公元659-744年),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人。武则天证圣元年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
本《电子版贺知章诗全集》以施铁民(davidsteelman)先生输入的《全唐诗》为底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王启兴、张虹《贺知章诗注》为校本。王张本也是以《全唐诗》为底本,并据《四明丛书·贺秘监集》补入《董孝子黯复仇》一首。
一华一九九九年十月
事迹四则
贺知章,会稽永兴人,太子洗马德仁之族孙也。少以文词知名,举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又迁太常博士,皆陆象先在中书引荐也。开元十年,兵部尚书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及秘书员外监徐坚、监察御史赵冬曦皆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等,累年,书竟不就。后转太常少卿。
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又充皇太子侍读。是岁,玄宗封东岳,有诏应行从群臣,并留于谷口,上独与宰臣及外坛行事官登于岳上斋宫之所。初,上以灵山清洁,不欲喧繁,召知章讲定仪注,因奏曰:“昊天上帝君位,五方诸帝臣位,帝号虽同,而君臣异位。陛下享君位于山上,群臣祀臣位于山下,诚足垂范来叶,为变礼之大者也。然礼成于三献,亚终合于一处。”上曰:“朕正欲如是,故问卿耳。”于是敕:“三献于山上行事,五方帝及诸神座于下坛行事。”俄属惠文太子薨,有诏礼部选挽郎,知章取舍非允,为门荫子弟喧诉盈庭。知章于是以梯登墙,首出决事,时人咸嗤之,由是改授工部侍郎,兼秘书监同正员,依旧充集贤院学士。俄迁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
知章性放旷,善谈笑,当时贤达皆倾慕之。工部尚书陆象先,即知章之族姑子也,与知章甚相亲善。象先常谓人曰:“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一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知章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俭,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又善草隶书,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
时有吴郡张旭,亦与知章相善。旭善草书,而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张颠。
天宝三载,知章因病恍惚,乃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乃舍本乡宅为观。上许之,仍拜其子典设郎曾为会稽郡司马,仍令侍养。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至乡无几寿终,年八十六。
肃宗以侍读之旧,乾元元年十一月诏曰:故越州千秋观道士贺知章,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清志逸,学富才雄,挺会稽之美箭,蕴昆冈之良玉。故飞名仙省,侍讲龙楼,常静默以养闲,因谈谐而讽谏。以暮齿辞禄,再见款诚,愿追二老之踪,克遂四明之客。允叶初志,脱落朝衣,驾青牛而不还,狎白衣而长往。丹壑非昔,人琴两亡,惟旧之怀,有深追悼,宜加缛礼,式展哀荣。可赠礼部尚书。
先是神龙中,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朝万一华按:“万”字衍。]止山阴尉,齐融昆山令,若虚兖州兵曹,巨监察御史。融遇张九龄,引为怀州司户、集贤直学士。数子人间往往传其文,独知章最贵。
(《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中《贺知章传》)
贺知章字季真,赵州永兴人。性旷夷,善谭说,与族姑子陆象先善。象先尝谓人曰:“季真清谭风流,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
证圣初,擢进士、超拔群类科,累迁太常博士。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表知章及徐坚、赵冬曦入院,撰《六典》等书,累年无功。开元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一日并谢。宰相源乾曜语说曰:“贺公两命之荣,足为光宠;然学士、侍郎孰为美?”说曰:“侍郎衣冠之选,然要为具员吏;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