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七七章 大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七七章 大理 (第2/3页)

过鞋子,多少要给她几元钱或一点礼品。最后由新娘下辈人、邻里小孩一齐拜新娘,每人都会得到一份喜钱或一件礼物。这时老者笑吟吟,小者心花怒放,围观的人常常在唢呐声中爆发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使婚礼增添了不少的欢乐和炽热的气氛。待“除拜”结束,年轻人便一齐拥入洞房,一边品尝新媳妇由娘家带来的果品,一边在嬉笑声中开始进行闹洞房的风趣活动。

    白族文化艺术:白族在长久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极其光辉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科学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远在新石器时代,占硅先民就会种植水稻、大麦、小麦、豆、麻等多种植物,到南调时修治了“殊为精好”的山田,在苍山玉局峰顶修建了“横渠道”和“高河”水利工程,引十八溪水,“灌因数万顷”。历法、天文气象、医学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如曲人白族学者周思源著的《太和更漏中星表》、清代浪弯何中基的《星象考》、陈洞天的《洞天秘典注》、李星嫁的《奇验书方》、赵予罗的《本草别解》、《救疫奇方》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白族人民在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也具有声越的才能,不少遗迹至今仍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外闻名的大理三塔,主塔高六十九点一三米,分十六级,造作精巧,,近似西安大雁塔,虽历千余年的风雨剥蚀和地震摇撼,仍巍然屹立。朝川石宝山的石窟人像,为唐宋时代劳动人民精心雕歌技艺高超,人物体态多姿、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外,还有大理弘圣寺塔、蛇骨塔和弥渡铜柱铁庙,以及南沼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等建筑雕刻,都是极为宝贵的历史文物。白族绘画艺术也是丰富多彩购。

    公元**九年张顾、主奉宗所绘的《南馏中兴国史画卷》,千一七二中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的《大理面卷》,是现存的古代白族人民创作的名画,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反映了古代白族人民的高度艺术成就。曰旗人民还创作了不少精美的壁画、版画、雕塑和木刻。白族在史学上也有丰富的遗产。早在唐宋时代已有《张氏国史》、《白史》、《国史》等著作出现。元代则有《白古疆》、《玄峰年运志》等书问世。这些书籍今虽侠亡,但片断章节还散见于明代著作和碑文中。明清两代,白族学者对白族掌效普遍进行整理,如朗代杨鼎著有《南谓通记》十卷,黑新翟著《西南列国志》百卷,此外,还有无名氏的《自古通记浅述》、清嚣善庆的《云龙野史》等,这些著述都保存了很多史料。白族史学者,还编著了许多地方志书,明代有李元阳的《大理府志》和《万历云南通志》等,清代张相度套《太和县志》,洱源王澎主编过《道光云南通志稿》二百一十六卷,关将正史中有关云南重要史料缉出编成二十一卷的《云南备征志》,对云南史料做了大量的整理工作。洱源由日学者杨琼写过《滇中杂琐》。

    清末剑川赵藩编纂了《云南丛书》二百种,《举袭公年谱》四卷、《滇中兵事记》二十卷等。爱国诗人赵式铭著有《白文考》、《绍文考》、《么些文考》、《汉书传补窿》、《云南光复志》、《考察四川灌县堰工利病书》、《滇冠辨略》等。周锤藏主持过编写卷跌措策的《新纂云南通志》工作。草拟有《天南电光集》等。这些都对云南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保存,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白族人民具有悠久文化传统,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历代白族人民创作的《创世纪》、《九隆神话》、《杜朝选》、《段赤城斩解》(又名《蛇骨塔》)及《火烧松明楼》、《望夫云》、《额角庄》、《鸟吊山》、《海西海》、《小黄龙与大黑龙》等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胎炙人口。它们从各个方面描绘了白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和斗争,为白族人民世代传诵。这些传说故事都具有独特的构思,题材广泛,内容生动,情节曲折,想象丰富,人物性格突出鲜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解放后经发掘整理,已编出《白族文学史》、《白族民间传说故事集》等,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电影《五朵金花》曾将白族的这些风情活灵活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已为人们所熟悉。他们所唱的民歌,包括“白族调”、“对口山歌”、“小调”、“本子曲”等几大类,一般用三弦、四呐或树叶伴奏。各地的唱腔和音律都有不同的风格,大理的高吭喊亮,剑川的委婉流畅,洱源西山的优美动人。但都采用“三七一五”格律,讲求压韵,且一韵到底。对口山歌和小调,多用吸语唱,称为“汉曲”。古代白族先民就创造出诗歌舞蹈紧密结合的“蹈歌”,后来发展成为富有地方民族特点的舞蹈,著名的有“霸王鞭”、“八角鼓”、“**燕”、“龙灯舞”和“狮子舞”等。其中“狮子舞”,在南诏时已传人中原,曾在长安皇宫荫德殿中为唐德宗演出。《南诏奉圣乐》则被列为唐朝是四部乐曲之一,丰富了祖国的音乐和舞蹈艺术。白族曲艺“大本曲”,是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约始于明代,曲调共有三腔九板十八调。演唱时白、汉语夹用,以三弦伴奏,音乐随唱词而变化,曲调悠扬婉转,辅以表情与手势,能表演出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已具有戏剧的雏型。近代著名的歌手是剑川张明德、大理的黑明星、杨汉等老艺人。解放后,在党曲文艺方针指引下,在白族“大本曲”和“吹吹腔”两种传统曲调基础上,形成一个新兴民族剧种――白剧,它的唱词仍采用“三七一五”的民歌形式,唱腔有三十多种。演唱时以四购、锣鼓伴奏,歌舞结合,具有高亢激越、热烈欢畅的特色。一九六二年正式成立了大理州白剧团,曾先后编演过《杜朝选》、《火烧磨房》、《寨仪下科》等戏,后来叉到昆明、成都、北京等地演出了《苍山红掏》、《红色三弦》、《望夫云》等大戏,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现在,白剧正以崭新的内容和传统形式反映白族人民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生活,成为百花园中又一技瑰丽的奇葩。

    行政区划

    大理州辖1市8县3自治县,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全州130个乡镇、办事处(其中民族乡17个、镇16个、办事处2个)、1098个村公所,并设有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一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州政府驻下关。

    人口

    2008年末全州户籍总人口为347.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2.16万人,非农业人口45.3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75.37万人,占总人口的50.47%。人口出生率为9.9‰,死亡率为5.71‰,自然增长率为4.19‰。全州年末常住人口为349.3万人。

    编辑本段]

    经济发展

    经济概况

    2008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371697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0033万元,增长8.5%,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365367万元,增长13.4%,拉动gdp增长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381577万元,增长13.0%,拉动gdp增长4.8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0661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4%。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6.1%、36.7%和37.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665354万元,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4.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008年,全州财政总收入600679万元,增长21.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5715万元,增长21%;企业所得税完成10621万元,增长15.2%;个人所得税4466万元,增长48.6%;全州一般预算支出750212万元,增长23.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8620万元,增长11.3%,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支出,支农支出达107198万元,增长49%,教育支出142862万元,增长1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5711万元,增长23.1%。重点支出保障有力,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确保了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全年税收收入558560万元,比上年增加105135万元,增长23.19%。

    全州积极推进城市化建设,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年末全州城市化水平达29%。

    就业人数增加。2008年,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登记失业率3.75%。

    2008年,全州粮食总产量1350989吨,比上年增长3.24%;油料产量38007吨,增长22.29%;蔬菜产量1034708吨,减少1.98%;烤烟产量75776吨,增长8.2%。

    2008年,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73679万元,比上年增长15.04%,其中种植业产值738471万元,增长10.83%;林业产值127908万元,增长13.6%;畜牧业产值636407万元,增长19.94%;渔业产值37584万元,增长19.34%。

    2008年,全州完成工业总产值3306985万元,比上年增长21.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091765万元,增长14.4%;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215220万元,增长36%。

    2008全州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42799万元,比上年增长8.7%。全州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326135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8.3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6.57万平方米。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1633948万元,比上年增长27.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23337万元,增长41.27%;农村非农户投资102664万元,增长28.65%;房地产投资204276万元,下降7.74%;农村私人投资103671万元,增长19.45%。

    2008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5272万元,比上年增长23.14%,增速比上年提高6.14个百分点。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910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0.83%。其中出口完成363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19%,进口完成547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11%。

    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9个。实际利用外资24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5%。

    2008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旅游者921.6万人次,海外旅游者31.67万人次,分别增长6.22%、17.94%。旅游社会总收入73.18亿元,增长10.4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7.25亿元,增长11.44%;旅游创汇收入8720万美元,增长18.3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累计比上年上涨5.4%,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达17.4%,食品仍然是拉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动力。

    2008年,全州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3803376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7.3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842688万元,增长9.14%;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61635万元,增长21.64%。

    2008年末全州户籍总人口为347.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2.16万人,非农业人口45.3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75.37万人,占总人口的50.47%。人口出生率为9.9‰,死亡率为5.71‰,自然增长率为4.19‰。全州年末常住人口为349.3万人。

    年末全州共有自然保护区3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2.88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8.73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79万公顷。

    2008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65元,比上年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078元,增长14.9%。

    经济文化建设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4年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32.88亿元。全市有工业企业501家,基本形成电力、食品、轻纺、机械、建材、造纸、印刷、化纤、制药、烟草加工、皮革塑料等多门类的地方民族工业体系。199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27.25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3.57亿元。现有农业耕地面积8598公顷,有效灌溉面积7523公顷,旱涝保收面积7222公顷,全市农业年产值3.0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23元。近年来,随着大理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国内外旅游者日益增多,1996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06万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4.28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6.17亿元,旅游业直接收入1.22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投入逐步增加,自来水年供水量1352万吨,城市自来水用水普及率92%,城市绿化覆盖率17.8%,已形成大理城区以保持棋盘式布局古城为主,下关城区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主的独特风貌。文化建设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城区及70%的乡镇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升初中比例达94%,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每万人拥有病床数192张。1996年被云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文化先进市,荣获"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交通运输

    航空大理机场位于大理市凤仪镇和海东乡交界处,距离大理市区12千米。大理机场只有飞往省内昆明、西双版纳的航班。从下关到大理机场可乘7路公交车,如果乘坐出租车约需50元。在下关建设路上的一些大宾馆和旅行社内都可以购票。昆明--大理,每日都有,航程约30分钟。大理--西双版纳,每日都有,航程50分钟。

    铁路从昆明可乘火车直达大理,每天早上一班,晚上三班,车程大约8个小时。大理下关火车站旁有8路车直达大理古城,也有到崇圣寺〔三塔〕的专线。从大理至昆明的火车同样是早上一班,晚上三班。火车票在建设路(近关平街)35108军队招待所的大厅内可以买到,售票时间为9:30-17:30。至省内其他地方的火车票可到建设路21号的售票点购买,售票时间:9:00-18:00。

    从大理至昆明或至全国各地的火车票,在交通饭店大厅内或火车站可以买到,交通饭店售票时间:8:30-17:30。

    k9616次列车晚上19:26从大理出发,次日早上05:07抵达昆明,硬座52元/人,上卧铺86元/人中卧铺90元/人,下卧铺96元/人;k9610次列车(空调)晚上21:43从昆明出发,次日早上06:15抵达大理。

    2010年,大理铁路也已经建成通车,这条号称“最美线路”的大丽铁路,南起大理懂站,北至丽江古城。既可近观苍山洱海,又可远眺玉龙雪山。旅客可以乘坐k9606/k9607、5652/5653感受沿途风光,硬座票价34元。

    公路大理客运总站:大理最大的汽车站,位于建设路21号(民生购物广场对面),大部分的高快车都从这里出发,车站中有一个独立的高快车(豪华长途汽车)候车室。下关客运北站:有发往丽江、中甸一带的班车,到丽江每半小时一班,最晚一班下午6:30,票价38元,3个半小时可到。

    大理地图

    大理地区的交通以公路为主,214国道和320国道在此交汇,通达各地。大理距离昆明300多公里,两地有高速公路连接,约需4-5小时。另外,游客可在大理护国路,复兴路上的酒吧、旅行社、小餐馆内买到开往丽江、香格里拉〔中甸〕的车票。

    大理客运总站

    其中最大的汽车站是大理市客运总站,位于建设路21号,大部分的高快车都从这里出发,车站中有一个独立的高快车(豪华长途汽车)候车室。

    从大理开往丽江的高快车每天4班车,发车时间为8:30,9:30,14:00,19:00,车程3小时,车费50元。

    开往香格里拉〔中甸〕的高快车早上9:00发车,下午15:00即可到达,车程9小时,车费85元。此外,还有一些发往各个方向的车次,车费可能较便宜,车速较慢。

    客运服务站

    是大理第二大汽车站,这里有开往各地的高快车,由于客运服务站与大理市客运总站距离非常近,因此游客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两个车站中挑选最方便的线路。

    大运车站

    位于建设路,大运宾馆旁,与大理市客运总站相对,这里前往昆明最便宜的长途汽车车费为50元。

    内部交通

    出租车

    大理市区夜景游客从下关前往各旅游景点都十分方便,大理市内的出租车起步价一般为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