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七六章 大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七六章 大辽 (第2/3页)

月,兴宗驾崩。

    重熙增币

    由于,宋朝因不承认西夏李元昊建国称帝的合法性,与西夏爆发了长达三年的战争。北宋与西夏之间发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等三次大规模战役,都以宋军失败而告终。而辽朝趁北宋内外交困之际,打算南下侵宋。在征求张俭的意见后,一面派其弟耶律宗元和萧惠在边境制造欲攻宋的声势,一面派萧特末(汉名萧英)和刘六符于1042年正月去宋朝索要瓦桥关南十县地。

    宋朝方面早已知情,故朝野有备,有警无忧。宋方派富弼与辽方使节谈判,于九月达成协议,在澶渊之盟规定赠辽岁币基础中,再增加增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以了结这次索地之争。兴宗还派耶律仁先和刘六符再次使宋争得一个“纳”字,即岁币是宋方纳给辽方的,不是赠送的。宋仁宗也委曲求全予以应允,而条件是辽朝须约束西夏与宋和谈。因此,在辽、宋和好之后,辽、夏关系恶化,辽、夏之间爆发了战争,兴宗两次亲征西夏,均遭失败。而西夏也愿息兵,仍旧向辽朝称臣进贡。

    洪基(道宗文帝)时期

    道宗继位后,宗元始终有谋夺帝位的意图,在清宁九年(1063年)七月,宗元听从儿子的劝说,发动叛乱,自立为帝,未几被道宗所平,宗元自尽。史称滦河之乱。

    道宗在位期间,辽政治**,国势逐渐衰落。道宗并没有进行改革图新,而且本人也腐朽奢侈,这时地主官僚急剧兼并土地,百姓痛苦不堪,怨声载道。道宗还重用耶律乙辛等奸佞,自己不理朝政,导致的听信乙辛的谗言,相信皇后萧观音与伶官赵惟一通奸而赐死皇后。而同时乙辛为防太子登基对自己不利(因为道宗只有皇太子这个儿子),故陷害皇太子谋反,杀害了皇太子耶律浚。史称十香词冤案。

    后来,一位姓李的妇女向道宗进“挟谷歌”,道宗才把皇太子的儿女接进宫,大康五年(1079年)七月,耶律乙辛乘道宗游猎的时候谋害皇孙,道宗接纳大臣的劝谏,命皇孙一同秋猎,才化解乙辛的阴谋。大康九年,道宗追封故太子为昭怀太子,以天子礼改葬。同年十月,耶律乙辛企图带私藏武器到宋朝避难,事涉被诛。

    灭亡(1101年─1125年)

    延禧(惠宗庄帝)嗣位

    天祚帝是辽道宗的孙子,他的父亲是道宗的太子耶律浚,母亲是萧氏。六岁时他被封为梁王,九岁时燕国王。1101年正月,道宗薨,临死前立耶律延禧为继承人。天祚皇帝是他的尊号。二月改元乾统。

    天祚帝继位后西夏崇宗因受到北宋攻击一再向辽求援,并求天祚帝女尚公主为妻,最后天祚帝于1105年将一个族女耶律南仙提升为公主嫁给了夏崇宗,并派使者赴宋,劝宋对西夏罢兵。

    阿骨打叛辽

    1112年(天庆二年)二月十日天祚帝赴春州,召集附近的女真族各部酋长来朝,宴席中醉酒后令女真酋长为他跳舞,只有完颜阿骨打不肯。天祚帝不以为意,但从此完颜阿骨打与辽朝之间不和。从九月开始完颜阿骨打不再奉诏,并开始对其他不服从他的女真部落用兵。1114年(天庆四年)春,完颜阿骨打正式起兵反辽。一开始天祚帝不将阿骨打当作大的威胁,但是此年所有他派去镇压阿骨打的军队全部被战败。

    1115年(天庆五年)天祚帝开始觉察到女真的威胁,下令亲征,但是辽军到处被女真战败,与此同时辽朝国内也发生叛乱,耶律章奴在上京叛乱,虽然这场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但是这场叛乱分裂了辽朝内部。此后位于原渤海国的东京也发生高永昌叛乱自立。这场叛乱一直到1116年(天庆六年)四月才被平定。但是在五月女真就借机占领了东京和沈州。1117年(天庆七年)女真攻春州,辽军不战自败。这年完颜阿骨打自称皇帝,建立金朝。

    耶律淳(宣宗康帝)称帝

    保大二年(1122年),天祚帝被金兵所迫,流亡夹山;三月,耶律淳在燕京被耶律大石、李处温等人拥立为皇帝,是为北辽的开始,百官上尊号为天锡皇帝,改年号建福元年,降天祚皇帝为湘阴王,并遣大使奉表于金国,乞为附庸。可是事未完成,他就病死,妻德妃称制,改年号为德兴。

    此时大臣李处温父子觉得前景不妙,打算向南私通宋的童贯,欲劫持德妃纳土于宋。向北私通金人,作金的内应。后她发现他私通宋、金的罪行把他拘捕并赐死。当年十一月,德妃五次上表给金朝,只要允许立耶律定为北辽皇帝,其他条件均答应,金人不许,她只好派兵把守居庸关,没能守住,金兵直奔燕京。德妃带著随从的官员投靠天祚帝,天祚帝将他诛杀。

    天祚帝被俘

    1120年(天庆十年),金攻克辽上京,留守萧挞不也投降。到1121年(保大元年),辽已经失去了其地盘之半。而辽朝内部又发生了因为皇位继承问题而爆发的内乱,天祚帝杀他的长子耶律敖鲁斡。这使得更多的辽军感到不安而投靠金朝。1122年正月,金攻克辽中京。由于战场上消息不通,辽朝内部又以为天祚帝在前线阵亡或被围,于是在燕京立耶律淳为皇帝,进一步扩大了辽朝内部的混乱。而辽朝的大臣也各不自保,有的与北宋大臣童贯通气打算投降宋朝的,有的则想投降金朝。十一月居庸关失守,十二月辽南京被攻破。1123年(保大三年)正月,在上京的回离保(萧干)叛金,八月平定。

    1124年(保大四年),天祚帝已经失去了辽朝的大部分土地,他自己退出漠外,他的儿子和家属大多数被杀或被俘,虽然他还打算收复首府燕州和云州,但是实际上他已经没有多少希望了。1125年(保大五年)二月,天祚帝在应州被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被降为海滨王。1128年,天祚帝病故,遗臣萧术者对故主行人臣之礼。契丹和辽共历时210年,历经9位帝王。

    大辽的延续─西辽

    此后,辽代贵族耶律大石(德宗元帝)在西北召集残部,控制了蒙古高原和新疆东部一带。1130年,由于受到金兵的压迫,大石决定放弃蒙古高原,率部西征。1132年,大石在叶迷立(今新疆额敏)称帝,年号延庆,称菊儿汗。建立西辽帝国(即黑契丹karakitai),首都虎思斡鲁朵,史称西辽,曾一度扩张到中亚,成为中亚强国。1143年,大石死后,经历萧塔不烟、耶律夷列(仁宗明帝)、耶律普速完、耶律直鲁古(平宗静帝)、屈出律的统治。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帝**队灭亡,立国凡87年。至此辽的国祚才彻底终结。

    编辑本段]

    疆域区划

    契丹国初期的疆域在今辽河流域上游一带,在阿保机及德光时期不断对外扩张,阿保机时征服奚(今河北北部)、乌古、黑车子室韦(今内蒙古东部呼伦湖东南)、鞑靼、回鹘、渤海国。德光时取得燕云十六州,并一度占有中原。

    辽全盛时,疆域东北至今日本海黑龙江口,北至蒙古国中部的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与当时统治中原江南的宋朝相对峙。

    辽国的体系大体上是道、府(州)、县三级。共有5京、6府,156州、军、城,309县(根据《辽史·地理志》。

    辽分5个道,每个道有一个政治中心,称为京,并以京的名称来命名道。

    上京道治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东南波罗城),辖以西拉木伦河流域为中心的契丹本土。

    中京道治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辖原奚族本土。

    东京道治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辖原东丹国地区。

    南京道治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西南),辖今海河、大清河以北,及长城以南、河北、北京、天津部分地域。

    西京道治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辖今山西和内蒙古交界处。

    1007年辽圣宗建中京大定府,自临潢迁都于此。1044年辽兴宗升云州为西京大同府。

    道下设府、州、军、城4种政区,为同一级别。

    府(1)京府:临潢府、大定府、辽阳府、析津府、大同府。(2)率宾府、定理府、铁利府、安定府、长岭府、镇海府、兴中府(1041年升霸州置,今辽宁朝阳),这7府的地位比京府略低。

    州分等,从高依次为:节度州、观察州、防御州、刺史州。

    县辽国还设有与县同级的州、军、城

    编辑本段]

    皇帝年表

    辽

    庙号谥号汉名契丹名年号在位时间

    辽肃祖(辽太祖追封)昭烈皇帝耨里思

    辽懿祖(辽太祖追封)庄敬皇帝萨剌德

    辽玄祖(辽太祖追封)简献皇帝匀德寔

    辽德祖(辽太祖追崇)宣简皇帝的鲁

    辽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亿阿保机神册、天赞、天显907年-926年

    辽太宗孝武惠文皇帝耶律德光尧骨天显、会同、大同927年-947年

    辽义宗(辽世宗追封)钦义皇帝耶律倍突欲

    章肃皇帝(辽穆宗追封)耶律李胡洪古

    辽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耶律阮兀欲天禄947年-951年

    (僭伪)翼武皇帝察割951年

    辽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耶律璟述律应历951年-969年

    辽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耶律贤明扆保宁、乾亨969年-982年

    辽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耶律隆绪文殊奴乾亨、统和、开泰、太平982年-1031年

    1]辽兴宗神圣孝章皇帝耶律宗真只骨景福、重熙1031年-1055年

    辽道宗仁圣大孝文皇帝耶律洪基查剌清宁、咸雍、大康、大安、寿昌、寿隆1055年-1101年

    辽顺宗(天祚帝追封)顺圣皇帝耶律浚耶鲁斡

    天祚皇帝耶律延禧阿果乾统、天庆、保大1101年-1125年

    注:

    1.^辽太宗时期有辽应天后(名叫述律平)之“太后称制”。

    东丹

    庙号谥号汉名契丹名年号在位时间

    辽义宗文献钦义皇帝耶律倍突欲甘露926年-930年

    端顺皇后萧氏甘露930年-940年

    辽世宗庄宪皇帝耶律阮兀欲甘露940年-947年

    明王耶律安端甘露947年-952年

    中王耶律娄国952年-982年

    北辽

    庙号谥号汉名契丹名年号在位时间

    辽宣宗孝章皇帝耶律淳建福1122年

    萧普贤女德兴1122年-1123年

    顺文皇帝耶律雅里(本为梁王)神历1123年

    辽英宗显武皇帝耶律术烈1123年

    西辽

    庙号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辽德宗天祐皇帝耶律大石延庆、康国1124年-1144年

    感天皇后萧塔不烟咸清1144年-1151年

    辽仁宗正德皇帝耶律夷列绍兴1151年-1163年

    承天皇后耶律普速完崇福1164年-1177年

    文颢皇帝耶律直鲁古天禧1178年-1211年

    悯文皇帝屈出律天禧1211年-1217年

    东辽国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耶律留哥元统1213年-1220年

    姚里氏1220年-1226年

    耶律薛阇1226年-1238年

    耶律收国奴1238年-1259年

    耶律古乃1259年-1269年

    后辽

    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耶律厮不天威1216年

    乞奴天佑1216年

    金山天德1216年-1217年

    统古与1217年-1218年

    喊舍1218年-1220年

    编辑本段]

    政治制度

    辽朝先后形成五京制度。五京为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县)、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五京中,只有上京是首都,其他均是陪都。至辽宋澶渊之盟后的极盛期,中京政治作用虽然加强,但仍没有改变上京首都的地位。

    辽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其转徒不定、车马为家的游牧生活决定了皇帝的巡狩制,其政治中心不在首都,而在捺钵(契丹语“行在所”、“行宫”的音译)一切重大政治问题均在捺钵随时决定,是处理政务的行政中心。因气候、自然条件的制约,四时各有捺钵之地。

    辽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双轨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官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官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大部分官名及职掌沿袭唐制,并参照五代和宋朝的官制。官有实授、遥授之分。职事官与散官及阶、勋、宪衔、封爵、食邑户数等配套。辽代官名多有契丹语官名,如林牙即翰林,惕隐掌管皇族政教,夷离毕掌管刑狱,乙里免为诰命夫人,等等。

    辽朝的法律,因俗而治,各地使用不同法律。早期有民族岐视,至圣宗时契丹人法也用汉律来断。这反映汉人地位的提升。一般来讲辽代刑罚较重,而且皇帝往往随意杀人,无法无天,穆宗尤甚。

    编辑本段]

    辽朝兵制

    其兵制中斡鲁朵中的宫卫骑军兵甲,教练完习,简选天下之精锐,聚之腹心之中,既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