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齐 (第2/3页)
等);齐首(头相齐并列);齐盟(同盟,诸国合盟);齐驱(并列驰驱)
齐
齐
qí
【介】
从〖from〗
县官把那两通卷子都齐头看了,都圈点了许多,都在卷面上画了个大圈。——《醒世姻缘传》
又如:齐头(从头)
常见词组
齐备
qíbèi
〖plete〗齐全完备
实验所需的东西都已齐备
齐步
qíbù
〖quicktime〗〖军〗∶一种行军速率,每分钟行进120步,每步76厘米
〖uniformsteps〗∶整齐的步伐
齐步走
qíbùzǒu
〖quickmarch〗〖军〗∶以整齐的步伐行走
〖quicktime,march!〗口令。命令队伍以整齐的步伐前进
齐唱
qíchàng
〖unison〗齐声而唱
齐齿
qíchǐ
〖i-class〗“齐齿呼”的简称,“齐齿呼”是音韵学上的四呼之一。凡〖i〗韵母或韵头i〖i〗的韵母,称为齐齿呼,如天(tian)〖t‘ian〗,机(ji)〖tei〗中的ian〖ian〗和i〖i〗
齐楚
qíchǔ
〖tidy〗整齐的。多指服装
编辑本段]
2、姓氏
祖宗:姜太公分类:以国为氏
姓氏起源:
出自姜姓,齐姓始祖为姜太公子牙,是炎帝之后,发源于山东省营丘(临淄)。姜太公封齐的故事,流传很广。姓姜名尚,字子牙,以国名为姓,称为吕尚。当时商朝几代君主不昏即暴,所以,吕尚虽有满腹经纶,毫无用武之地。吕尚年过七十,仍在寻找显示才华的良机。这时,西方周围的西伯姬昌广招贤士,吕尚听说到消息,立即赶去,但他没有立即去,天天在渭水钩下钓。有一天,西伯昌外出打猎,进行占卜,说此行将得一位辅国贤才。西伯昌听说吕尚非等闲之辈,必有天才。于是躬身前往,来到渭水之滨,上前同他攀谈。西伯昌听了吕尚很有见地的谈吐很有风度,即恭清吕尚同坐一车,亲自执鞭驾驶,回到宫中,封为国师,号称“太公望”。太公望为西伯昌出了许多好主意,使周的实力和声望大大提高。西伯昌死后,周武王尊吕尚为“师尚父”。对他更是言听计从。在吕尚的辅佐下,周武王终于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春秋末年,齐国国势衰危,君权逐渐为大臣田氏所取代,姜姓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称为齐氏。
郡望:
1、汝南郡:汉高帝置郡。相当于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2、高阳郡:本战国时高阳邑。北魏置青州高阳郡,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一带。
3、中山郡:战国为中山国,被赵国所灭。汉高帝置中山郡,相当于今河北省北部地区。
堂号:
简礼堂:周朝初期,把姜太公封到齐国。过了五个月,子牙来朝廷汇报工作。宰相周公问他:“你们国家这么快就绪了?”子牙答道:“我简其君臣,礼其从俗。”意思是简化君臣之间的交往,一切礼仪从俗。周公听了赞扬说:“推行政策法令,如果过于繁琐,人民就不敢接近你;只有平易近人,人民才能真心拥护你。”
迁徙分布:
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以及河北省北部地区。
名人:
汉代平定侯齐受,元代医学家齐德之,明代兵部尚书齐泰,清代学者齐召南,文学家齐彦槐等是历史上的齐姓名人。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也是齐氏家族的一颗星光熠熠的明星。
编辑本段]
3、周朝诸侯国
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姜姓。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是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开国君主:姜尚(吕尚,姜子牙,姜太公)
都城: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地理位置:今山东北部
建国时间:约前11世纪
灭亡时间:前379年(为田齐所灭)(田齐)前221年(为秦所灭)
历史
春秋初期,齐与主要竞争对手鲁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689年,齐襄公灭鲁的与国纪,扫除东面障碍。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公子纠奔鲁,公子小白奔莒。次年,无知被杀。鲁伐齐,欲纳公子纠,而齐高氏、国氏已召小白先入,击败鲁师,立为齐桓公。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成为霸主。公元前684年,齐灭掉西面小国谭,向鲁推进。公元前681年,又与宋、陈、蔡、邾会于北杏,南下灭小国遂,迫使鲁与齐言和,盟于柯。次年,齐假王命合陈、曹伐宋,迫使宋国屈服,并与宋、卫、郑会于鄄,又次年,齐与宋、陈、卫、郑复会于鄄,开始称霸诸侯。
春秋中期,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中原诸夏,讨伐戎、狄、徐、楚,安定周室。公元前664年,齐北伐山戎,救燕;又逐狄,存邢救卫;公元前656年,齐合诸侯之师侵蔡伐楚,与楚盟于召陵。此后,齐多次大会诸侯。公元前651年,齐会鲁、宋、卫、郑、许、曹于葵丘。齐霸业达于顶峰。公元前643年,桓公卒,齐从此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589年,齐、晋大战于鞍(今山东济南),齐大败。到灵公、景公时,齐依旧是仅次于晋的中原强国。前567年齐灵公灭莱国,疆土扩大到山东东部。疆域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到泰山,北到无棣水(今河北盐山南)。
春秋末年,齐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公元前548年,崔抒杀庄公,立景公。公元前546年,庆封灭崔氏之族。庆封专齐政。次年,庆舍与栾、高(齐惠公之后)、陈(田)、鲍四族攻庆封,庆封奔吴。景公时,陈桓子施惠于民,民归陈氏,陈氏因而强大。公元前532年,陈桓子联合鲍氏攻栾氏、高氏,栾施、高疆奔鲁。公元前489年,景公卒,国氏、高氏(齐文公之后)立晏孺子,次年,陈僖子联合鲍氏攻国氏、高氏,国夏、高张奔鲁,遂杀晏孺子,立公子阳生为齐悼公。悼公在位四年,被杀,阚止为政。公元前481年,陈成子杀阚止,专齐政。公元前386年,陈成子玄孙太公和立为诸侯,迁齐康公于海上。公元前379年,康公卒,姜齐绝祀。
田齐妫姓国家,出于陈厉公之子陈完。陈与田古音相近,故古书往往作田。公元前672年,陈完入齐,事齐桓公。陈完传五世至陈桓子,陈氏开始强大。以后陈氏逐渐兼并齐国的栾、高(齐惠公之后)和国、高(齐文公之后)以及鲍、阚等族,专齐政。田齐的国都仍在临淄,疆域亦袭姜齐之旧。
田齐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太公和是第一代齐侯。太公和之孙桓公午在国都临淄的稷下置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聚天下贤士。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到威王、宣王时,稷下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齐国遂强大。公元前353年,齐大败魏军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威王晚年,相邦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政。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胜,逃亡楚国。齐宣王时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公元前314年,在孟轲劝说下,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战国晚期,齐仍保持着强盛的地位。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之。公元前298-前296年,齐联合韩、魏连年攻秦,入函谷关,迫秦求和。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攻秦,罢于成皋。又次年,齐灭宋。公元前284年,燕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余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齐愍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愍王子法章为齐襄王。燕引兵东围即墨,城中推举田单为将。双方相持达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单组织反攻,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无力再与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灭韩、魏、楚、燕、赵后,使将军王贲从燕地南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
著名战役:
长勺之战
葵丘之会
田氏代齐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田单复国
齐国君主:
称号国君姓名在位年份在位年数
齐太公姜尚,字子牙前年~前1000年在位年
齐丁公姜伋(一说姜及)前999年—前年在位年
齐乙公姜得前年~前年在位年
齐癸公姜慈母前年~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