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五〇章 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五〇章 宋 (第2/3页)

姓出自战国时期,商朝纣王的庶兄启,被周武王封于宋,建立宋国,他的子孙以国为名作为姓氏,从此有了宋氏。而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殷王帝乙的长子启,被周武王封于宋,传到三十六世孙君偃时,为楚国所灭。历史上的宋国是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望族居于西河郡,就是今天的山西省离石县。而《百家姓》上则注明居于京兆郡,即现在的陕西省长安以东。

    不过,宋氏固然是源自以国为姓的宋国公族,但却不是纣王的直系血脉,而是纣王的长兄微子启的苗裔。微子启是殷商帝乙的长子,商的始祖契,又是帝喾高辛氏之子,帝喾又是黄帝的曾孙,这样追溯下去,宋氏应该是光荣的黄帝直系子孙。

    宋姓的发源地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秦汉时期主要繁衍于北方地区。隋代以前,宋氏分布于今河南、湖北、河北、山西、陕西、江西、山东、甘肃、安徽、浙江等省。唐初,有河南宋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在福建安家落户。此外,宋氏已扩展至今四川、广西及北京市的一些地方。宋高宗赵构南逃,有中原宋氏随之徙居今浙江、江苏、湖南,后来有的又迁至广东的五华、梅州、潮州等地。五代,南迁于湖南的宋氏有一支融入了当时的少数民族。

    从清代康熙末年开始,闽粤宋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远播海外者。

    总的来说,唐代以前,宋姓南迁繁衍不那么广泛。到了宋代以后,宋姓就遍及大江南北了。

    编辑本段]

    文学艺术之宋

    宋话本

    宋代,随着说话活动的日益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见其多。后世统称为“话本”。其中代表作品有《简帖和尚》、《错斩崔宁》等。话本小说是民间说话艺人的创作,既具有口头文学的清新活泼的特色,又发扬了志怪、传奇等古代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成就。宋代话本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宋杂剧

    宋代的杂剧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北宋时盛行于东京,南宋时临安也很流行。演出时一般由四个角色组成,有的增添一人。北宋的杂剧分为“艳段”和“正杂剧”两个部分。“艳段”是在正剧上演前表演的一段日常生活中的熟事。“正杂剧”又分为两段,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杂剧的主体。到了南宋,杂剧变为三个部分,即“艳段”“正杂剧”“杂扮”。“杂扮”是由民间的滑稽戏演变而来的,作为杂剧之后的散段,又称“杂班”或“拔扣”。后来,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元杂剧,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宋元南戏。

    编辑本段]

    字体之宋

    1、宋体

    宋体,或称明体,是为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白体,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

    起源

    在中国宋代出现了木版印刷,由于当时的中国书籍每一版印刷两页,使用的是长方形木板雕刻制版。木板具有木纹,一般都是横向,刻制字的横向线条和木纹一致,比较结实;但刻制字的竖向线条时和木纹交叉,容易断裂。因此字体的竖向线条较粗,横向较细。横向线条即使比较结实,在端点也容易磨损,因此端点也较粗。由此产生了竖粗横细,横线端点有一粗点的宋体字形。

    宋体在宋代就已经产生,但并不成熟,而且宋代崇尚仿书法字体的颜体、柳体、欧体。一直到明代,由于经济因素,占据版面较小的宋体逐渐流行,由于这种字体缺少变化艺术性,被明代文人诟为「匠体字」。宋体字东传至日本,被日本称作明朝体。今天成了汉字文化圈主流的印刷字体。

    发展

    宋体字是源于宋代的,但是宋体字在明代确立。宋代"兴文教,抑武事",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景象。印刷出版业在宋代进入了黄金时代,雕版印刷兴旺,刻书中心发展较快,活字印刷发明。元、明大量翻刻宋本,宋体字在明代确立。宋体字便于书写和刻写,字体美观端庄,适应了印刷出版业的行业操作要求,成为宋代文化造极的见证者。

    在现代印刷术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已经习惯于看宋体印刷的书籍有一千多年了,所以现代铅字也采用了宋体印刷。后来依据西方文字的黑体和意大利体的方式,在汉字印刷体中也创造了黑体和仿宋体的铅字。目前宋体、黑体、仿宋体和楷体成为汉字印刷的主要四种字体。

    宋体和明体

    “明体”或“明朝体”的称呼,是由于美国人姜别利(.26dd.cninchō-tai)。在日本沿用此称呼。由于台湾汉字照相打字机多购自日本,引进照相打字技术的同时,便将“明朝体”的称呼一并引进,沿用下来,后来的电脑字形也因循此种称呼方式。

    有的字体仍沿用传统的称呼。比如台湾的教育部标准宋体,以及香港标准宋体,都是用宋体来称呼。中国大陆正式称谓是宋体,不使用明体。

    电脑字体

    在微软.26dd.cnsun.ttc)是由北京中易中标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并持有版权的一种truetype字体。

    很长时间以来,simsun一直是简体中文版.26dd.cnsyh.ttf)。

    同样,在视窗系统繁体中文版本中的默认字体是细明体“mingliu”和新细明体“pmingliu”(truetype,文档名mingliu.ttc),在.26dd.cnicrosoftjhenghei,opentype,档案名shjh.ttf)。

    需要注意的是,“宋体”是一类字体的总称,有很多字体都属于这个范畴,而上述的simsun只是众多宋体字体中最常用的一种。在视窗系统和中文版office软件中也有其他宋体字体,如“宋体-方正超大字符集”(opentype,文件名sursong.ttf),“华文中宋”(opentype,文件名stzhongs.ttf)等等。

    2、仿宋体

    仿宋体是一种采用宋体结构、楷书笔画的一种较为清秀挺拔的字体,笔画横竖粗细均匀,常用于排印副标题、诗词短文、批注、引文等,在一些读物中也用来排印正文部分。

    仿宋体被国家指定为机械制图使用的标准字体、中文打字机所采用的字模及电脑中使用的主要字体。

    仿宋体的特点是:1、拥有楷体的笔型,这使仿宋体较像手书体而不是宋体所属的印刷体。2、各笔划等粗,不似宋体般的横细直粗。3、字体较为瘦长。

    编辑本段]

    理论之宋

    宋尹学派

    宋尹学派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一个著名学派,其材料主要保存在《庄子·天下》篇和《尹文子》中。主要代表人物为宋銒、尹文。主张以“宽”、“恕”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总原则。在国与国之间,主张禁止攻伐,息止兵事,反对诸侯间的兼并战争。目的是“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为此,在内心修养上,必须“以**寡浅为内”。在哲学上,认为只有破除见侮为辱,以情为欲等偏见,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