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五胡十六国 下 (第2/3页)
南凉秃发褥檀称王。
409年
二月,南燕军攻东晋徐州。
四月,刘裕第一次北伐,攻击南燕帝国。
乞伏乾归叛后秦复国,西秦王国重建。(亡国八年)此时全中国十一国并立,为最乱之时期。
北燕天王高云被杀,冯跋继立为天王。(此时北燕帝国仅领有辽西地区)
十月,北魏道武帝拓拔珪被其子拓拔绍所杀,太子拓拔嗣杀拓拔绍,继位。是为明元帝。
第九时期东晋刘裕北伐(410-420)
410年
二月,东晋刘裕攻陷广固,杀慕容超,灭南燕帝国。(亡国十一)东晋
收复山东半岛地区。
五月,南凉秃发褥檀三攻北凉,失败。退出姑臧。北凉攻姑臧。
五月,东晋广州变民卢循、徐道覆北攻建康。七月,刘裕追击变民军。
九月,东晋刘裕大军讨伐徐道覆。十一月,晋军包围广州。
411年
二月,晋军攻陷始兴,杀徐道覆。三月,平卢循之乱。
北凉沮渠蒙逊攻陷南凉姑臧。北凉攻西凉,失败。
412年
六月,西秦政变,乞伏乾归被杀。八月,乞伏炽盘平乱,继位。
十月,东晋刘裕攻杀刘毅。
十二月,东晋朱龄石军攻西蜀王国。
413年
胡夏天王刘勃勃建统万城(陕西横山),改姓赫连。
南凉攻北凉,大败。
七月,东晋朱龄石攻陷成都,杀谯纵,灭西蜀王国。(亡国十二)东晋收复四川地区。
414年
南凉秃发褥檀出军戡乱,西秦军袭击南凉首都乐都,攻陷。秃发褥檀投降西秦,一年后被杀。南凉王国灭亡。(亡国十三)
415年
四月,刘裕击败司马休之,攻克江陵。司马休之败逃。
胡夏赫连勃勃攻后秦,坑杀后秦军二万人。
西秦、北凉相攻不绝。
416年
二月,西秦、北凉和解。
后秦天王姚兴死,太子姚泓继位,皇族相争,后秦国内大乱。
后秦、胡夏、仇池氐王互相混战。
八月,东晋太尉刘裕第二次北伐,收复河南地区,攻克洛阳。
417年
二月,西凉公李暠死,子李歆继位。
三月,晋军进潼关,击败后秦军。
北凉三万大军攻西凉,战败。
八月,晋军攻克长安,姚泓出降,后秦帝国灭亡。(亡国十四)晋帝国收复沦陷近百年的关中地区。十一月,留守刘穆之死,刘裕返建康,其子刘义符等留守。
418年
胡夏大军南下,进逼渭水。十一月,晋军诸将内讧,关中大乱。胡夏军攻陷长安。吞并关中地区。
北凉再攻西凉,不成。
胡夏天王赫连勃勃称帝于长安。
十二月,东晋刘裕杀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立恭帝司马德文。
419年
东晋太尉刘裕进封宋王。
420年
六月,刘裕篡位称帝,是为宋武帝,建立南宋帝国,晋帝国灭亡。(南朝开始)东晋恭帝司马德文退位。
沮渠蒙逊攻西凉,杀李歆。攻陷酒泉。李恂继位。
421年
北凉攻陷敦煌,李恂自杀,西凉王国灭亡。(亡国十五)
北凉王国统一凉州。
南宋帝刘裕派人闷死晋恭帝司马德文。
第十时期北魏统一北方(422-439)
422年
南宋武帝刘裕死,少帝刘义符继位。
十一月,北魏帝拓拔嗣攻南宋帝国,第一次南北大战爆发。
423年
北魏开始在首都平城北方修建长城。四月,虎牢战役,北魏猛攻,攻克。北魏攻陷南宋司、兖、豫三州。
十一月,北魏帝拓拔嗣死,太子拓跋焘继位,是为太武帝。尊崇道士寇谦之。
425年
五月,南宋政变,废杀皇帝刘义符。八月,改立刘义隆,是为宋文帝。
七月,胡夏帝赫连勃勃死,子赫连昌继位。
八月,柔然大举进攻北魏,被魏国国主击退
十月,北魏分兵五路兵伐柔然,从此,拉开了北魏对柔然转入战略反攻的序幕。
426年
二月,谢晦反抗中央失败,被杀。
西秦、北凉、胡夏互相混战。
十月,北魏帝拓拔焘亲征胡夏帝国。
十二月,北魏攻陷胡夏长安,取得关中地区。
427年
五月,北魏太武帝拓拔焘穿越黄河,指挥了北魏攻夏统万城之战。七月,攻陷统万城。胡夏帝赫连昌走上邽。
428年
三月,北魏军攻陷上邽,俘赫连昌。赫连定继位。迁都平凉。
五月,西秦王乞伏炽盘死,子乞伏暮末继位。
429年
北凉、西秦相攻。北魏太武帝重击柔然汗国,参见北魏破柔然之战。
430年
南宋北伐,第二次南北大战爆发。
北燕政变,冯跋死,冯弘逼太子冯翼自杀,杀冯跋儿子一百余人,冯弘自立为天王。
九月,北魏攻胡夏首都平凉。十二月,攻陷平凉。
西秦东迁。
十一月,北魏军开始反击刘宋北伐军,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领军击溃了刘宋军队主力到彦之所部。
431年
胡夏帝赫连定攻西秦南安城,乞伏暮末出降,西秦王国灭亡。(亡国十六)赫连定屠杀乞伏家族。
南宋北伐大将檀道济粮尽撤退。
北朝完全夺取了黄河四重镇:洛阳,金镛,滑台,虎牢。
胡夏帝赫连定西迁,被吐谷浑汗国突击,赫连定被擒,胡夏帝国灭亡。(亡国十七)
432年
七月,北魏攻北燕,北燕战败。
吐谷浑献赫连定与北魏,北魏杀之。
433年
北凉王沮渠蒙逊死,子沮渠牧犍(茂虔)继位。
434年
二月,北魏、南宋汉中争夺战,参见古弼的百科.
435年
七月,北魏军攻北燕,兵临城下。
436年
南宋帝刘义隆诬杀檀道济。
五月,北燕冯弘弃龙城投奔高句丽王国,北燕帝国灭亡。(亡国十八)
438年
高句丽长寿王高琏杀冯弘。
439年
九月,北魏帝拓拔焘率军包围姑臧,凉王沮渠牧犍出降,北凉王国灭亡。北魏帝国统一华北,五胡十六国结束,南北朝时期正式开始。(亡国十九)
北魏太武帝拓拔焘(三任),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三任),南北对峙。
编辑本段]
政治体制
十六国时代的统治的一个特色是胡汉分治,将汉人与胡人以不同的制度作统治。以汉赵(即前赵)为例,刘聪同时居皇帝(汉人的君主)和单于(胡人的首领),汉人以户为单位设官统治,而胡人以落(指以帐篷营生的单位)为单位,设不同系统的官员来统治。另一个统治特色是,以种族、部族为中心的政军结构。
许多国家延续原本游牧社会中,以部族和血缘为中心的体制,国家仅是各部族之间的联盟,因此各部族领袖在军政上有较高的权力,皇帝的君权较不能如其他朝代那样直接透过官僚机构达成,也容易造成因宗室、部族领袖之间发生内讧而造成内战。前秦的苻坚和王猛即希望针对加以改革但尚未完全成功,后来北魏的拓跋圭将部落解散,设立新的统治机构,才逐渐减弱这种统治特色。
许多五胡的君主如刘渊、苻坚等等皆深染中国文化,所以皆采用其文化如提倡儒术、禁止烝妻报嫂等等。九品中正制也继续使用,用来拔选世族(亦作士族)人才,使为己用。当时世族之所以和胡族君主合作,主要为了苟全性命,许多世族轻视胡族君主文化低落。甚至有些世族,告诫子孙不可将出仕胡族的经过写在墓碑上。
石勒曾典定士族九法、慕容宝定士族旧籍、苻坚复魏晋士籍,皆用来承认世族权利。石勒每破一州,必集中世族于“君子城”或“君子营”,下令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