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三五章 西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三五章 西汉 (第1/3页)

    西汉

    百科名片西汉前期形式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又称前汉,与东汉(后汉)合称汉朝。.是中国古代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称皇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太祖高皇帝。公元9年1月10日,王莽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西汉共有十四帝,历经211年。西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定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陵寝遍布关中,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显示出“汉并天下”、多姿多彩的时代风貌。

    目录隐藏]

    西汉简介

    西汉建立(前206年-前202年)

    休养生息(前202年-前141年)

    大汉盛世(前141年-前48年)

    衰败灭亡(前48年-公元9年)

    大事年表

    西汉政区

    边境民族

    文化

    经济人口

    君主列表

    西汉世系表

    宗室

    楚元王系

    高祖系

    惠帝系

    西汉简介

    西汉建立(前206年-前202年)

    休养生息(前202年-前141年)

    大汉盛世(前141年-前48年)

    衰败灭亡(前48年-公元9年)

    大事年表

    西汉政区

    边境民族

    文化

    经济人口

    君主列表

    西汉世系表

    宗室

    楚元王系

    高祖系

    惠帝系

    西汉疆域编辑本段]

    西汉简介

    秦朝灭亡后,继之而起的是一个强大的王朝,这就是西汉王朝。

    西汉是继秦之后的强大的统一的封建王朝。西汉建立后,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又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使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手工业及商业领域均取得明显进步。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汉武帝又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如推行“推恩令”、“中朝”制、盐铁专卖及“独尊儒术”等。在征讨匈奴的同时,西汉政府还派张骞出使西域,扩大了对外交往,丝绸之路随之产生。而以“昭君出塞”为标志的和亲,汉中央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也在继续得到发展。西汉后期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王莽改制和绿林、赤眉大起义。西汉时期在文学、史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成就辉煌灿烂,影响深远。

    西汉建立(前206年-前202年)

    楚汉战争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到处出现割据势力,而刘邦和项羽也在这时崛起。项梁找到了楚王的后代,立为楚怀王(后为楚义帝),并且各自出兵,打算攻灭秦朝。

    刘邦听从谋士的安排,于公元前207年12月首先攻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据秦都咸阳。刘邦未实现“先入关者为王”的约定,因自己的实力不及项羽,退军霸上。此后项羽渐握大权,凭借自己强大的武力进行统治,分封诸侯。立楚怀王为义帝,封自己为“西楚霸王”。他将刘邦封在蜀地,且将刘邦的国号定为汉。该年中国有18个诸侯,1个义帝。不久,刘邦在自己的封地整顿军队对项羽进行进攻,前期并不占据优势。不过,刘邦的军事才能虽然无法与项羽相比,但刘邦善于使用人才,他重用萧何、张良、陈平等谋士为他效力。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不被项羽重用的将领韩信,正是他出色的军事才能使局面逆转。在最后的垓下战役中,刘邦赢了项羽,而项羽拒绝了属下东渡乌江卷土重来的建议之后,他在乌江边自尽,为楚汉战争画上了句号。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称皇帝,定国号为汉。6月定都长安,西汉王朝诞生。

    休养生息(前202年-前141年)

    与民休息也就是我们历史上常说的“修养生息”政策

    休养生息政策指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以后,统治者不搞劳民伤财、严刑峻法的统治,改以宽刑薄赋的政策,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休养生息政策自汉高祖开始,历经几代皇帝(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执行了六七十年。结果是“海内殷富,国力充实”。班固说:“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无为而治汉高祖称帝后,有鉴于秦亡经验,遂在政策上采取道家“黄老治术”、“无为而治”的理念。

    首先,采取“郡国制”,郡县和封国并存。皇帝分封侯国和王国,其中侯国只享有封地内的税收无军事和行政权并受郡的管辖,而王国则拥有独立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另外,对内注意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为恢复农业发展创造条件;对外则和亲匈奴,维持边区和平。汉朝这一系列政策大体维持了一时和平,但亦引致一系列问题,对内的轻徭薄赋政策,令地方上一些豪强势力日大,形成土地兼并;对外则匈奴侵略日频,威胁边区和平。

    在执行这些政策之余,汉高祖也对在楚汉相争中有大功的异姓诸侯王们起了猜忌之心。韩信就是在这时候被萧何用计被吕后处死,随后彭越、英布等人也相继被铲除。异姓诸侯王几乎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刘姓诸侯王。刘邦在白马之盟上对众人说了一句话:“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刘邦在讨伐英布叛乱时受伤,不治死亡。时为前195年。

    吕后专权汉高祖死后,政权渐渐被高祖皇后吕太后所掌握,继位的太子汉惠帝因受到吕后的刺激,不理政事,惠帝死后,吕太后连立两傀儡皇帝,并渐渐削弱刘氏,并封诸吕为王,掌权长达八年。这种局面一直到吕后死后,周勃和陈平夺禁军权,斩杀吕产等人,才告消灭。

    文景之治吕太后死后,由于诸吕掌握兵权,而功臣更不满吕氏专权,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施计夺取吕氏的兵权。由于汉高祖只余下两个儿子,朝臣以淮南王母家赵氏强横,代王母家薄家善良,故以吕太后所立的傀儡皇帝非惠帝亲生为由,迎立代王恒即帝位,是为汉文帝。他减轻人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其子景帝即位后,也持续此种政策,因此历史上将此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文景二帝都是道家思想的推崇者,主张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在此期间,国家稳定发展,国力大大增强。

    只是,景帝在位期间,听取晁错的意见,进行削藩。操之过急,结果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为此时期唯一的一次动乱,且为期不到一年,结果由周勃的儿子周亚夫所平定。七国之乱后,朝廷设法剥夺各个诸侯王的力量,加强中央集权。

    大汉盛世(前141年-前48年)

    对外战争

    西汉中期算是汉朝最强盛的时段。景帝死后,太子刘彻即位,即汉武帝,一上台便改“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对外三度攻匈奴,把匈奴驱逐至漠北地区、打通西域,造成“丝绸之路”;对内则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力量;并召开“盐铁会议”将制盐和制铁的事业收为国有。但武帝对外的战争也是有代价的,武帝三打匈奴后继续对匈奴攻伐,令匈奴边患再次复燃;武帝时国家的税收再次增加,同时武帝将刑罚也再次加严,武帝后期因此发生了一些暴乱;开销甚大,因此创立“均输”、“平准”官,与民争利。另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成为了中国固有的文化潮流。

    刘彻死后,刘弗陵、刘病己继承遗志,他们在任时,汉国的经济最繁荣,政治最稳固,文化最昌盛,科技最发达,疆域最辽阔,综合国力是世界第一,史称武昭宣盛世。

    武帝晚年,发表了著名的轮台之诏,这也表达了汉武帝对自己深刻的反省,国家也渐渐稳定下来,使汉武帝虽有亡秦之失却无亡秦之祸。

    衰败灭亡(前48年-公元9年)

    衰于元成

    宣帝于43岁时病死,太子汉元帝即位。元帝以后,豪强大地主兼并之风盛行,中央集权逐渐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加上汉成帝沉迷于温柔乡。王氏的权力愈来愈大,自王太后的亲戚王凤以来,全由王氏子侄出任大司马大将军,王氏在朝廷的势力日渐巩固。

    败于哀平

    汉成帝死后,成帝皇后赵飞燕联同太子合力排挤王氏。太子即位是为汉哀帝。把哀帝祖母傅太后及生母丁太后入主宫禁。大司马王莽见大势已去,向太皇太后王氏建议暂时退让,结果王莽辞官回到新野新乡封国。

    汉哀帝不事政纲,让汉朝逐渐衰弱。而“断袖之癖”典故中的的宠奴董贤,二十二岁时拜为大司马辅政。

    汉哀帝死后,王氏权力再起,此时,王莽以君子之姿逐渐干预朝政。最后,他杀孝平,废孺子,于9年1月10日正式称帝,改汉为新,西汉亡。

    编辑本段]

    大事年表

    公元前202年

    2月28日,汉王更号,即皇帝位于砀郡定陶县氾水之阳。

    3月,南郡守故临江王共驩为项羽叛汉,汉皇帝令汉太尉长安侯卢绾、汉将军刘贾围之,不下。

    6月,南郡守故临江王共驩降汉,汉杀之河南郡洛阳县。

    8月,燕王臧荼反,攻下代郡、雁门郡、云中郡。

    9月,汉皇帝将汉将军临武侯樊哙、汉太尉长安侯卢绾、汉太仆昭平侯夏侯婴、汉车骑将军昌文侯灌婴、汉中尉陶舍、汉护军中尉陈平、汉将军威武侯周勃、汉将军武成侯郦商、汉亚将宣虎、汉将军蛊逢、汉将军华无害、汉将军戴野、汉都尉陈夫乞、汉将军程黑、汉骑都尉张越、汉都尉刘钊、汉都尉魏速、汉都尉季必、汉都尉朱濞、燕相国温疥、燕丞相昭涉掉尾、赵丞相张苍,击之,至巨鹿郡卢奴县,破之,战巨鹿郡龙脱县,复破之。

    10月,汉皇帝与燕王臧荼大战广阳郡易县城下,大破之,虏燕王臧荼、燕将栾布。汉皇帝还军渭南郡长安县,使汉丞相临武侯樊哙将汉将军蛊逢、汉骑都尉张越、汉中尉陶舍攻代郡、雁门郡、云中郡。汉皇帝过河南郡洛阳县,利几反,汉皇帝自将兵击之,利几走。

    11月,汉皇帝还军至渭南郡长安县。

    公元前201年

    10月,匈奴围韩王韩信于雁门郡马邑县,韩王韩信降匈奴,乃引匈奴兵南逾句注山,击太原郡。

    11月,汉皇帝将汉留侯张良、汉护军中尉户牖侯陈平、汉将军绛侯周勃、汉将军舞阳侯樊哙、汉将军绛阳侯华无害、汉将军赵将夜、梁将军卫胠、汉将军季必、汉车骑将军颍阴侯灌婴、汉骑都尉信武侯靳歙、汉都尉华寄、汉将军卢卿、汉将军卢罢师、汉太仆汝阴侯夏侯婴、汉将军陈错、汉郎中将刘信,击之,攻下太原郡霍人县,以汉留侯张良计攻破雁门郡马邑县,至雁门郡楼烦县以北六县,斩代左丞相,至云中郡云中县、云中郡武泉县,击胡骑,破胡骑云中郡武泉县北,还至上党郡铜鞮县,破韩王韩信军,斩其将王喜,韩王韩信亡走匈奴。汉军还,降太原郡六城。

    12月,代将曼丘臣、代将王黄共立赵利为代王,收韩王韩信散兵。匈奴使左右贤王将万骑与代王赵利、代将曼丘臣、代将王黄屯太原郡广武县以南,韩王韩信引胡骑至太原郡晋阳县,与汉军战,汉军大破之,斩匈奴白题将,追至离石山,破之,追至硰石山,复破之,追至句注山北,复破之。汉军还,攻破雁门郡楼烦县、太原郡广武县等三城。

    公元前200年

    1月,汉皇帝先至雁门郡平城县,汉军三十二万,未尽到,匈奴单于纵精兵四十万骑围汉皇帝于白登山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匈奴骑,其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駹马,北方尽乌骊马,南方尽骍马。匈奴单于与代王赵利、代将曼丘臣、代将王黄期,而其又不来,匈奴单于疑其与汉有谋,乃解围之一角。於是汉皇帝令士皆持满傅矢外乡,从解角直出,竟与大军合,而匈奴单于遂引兵而去。汉皇帝还军渭南郡长安县,而使汉将军舞阳侯樊哙留定代郡、雁门郡、云中郡。

    3月,汉皇帝还军至渭南郡长安县。

    11月,汉皇帝自渭南郡长安县将汉车骑将军颍阴侯灌婴、汉骑都尉信武侯靳歙东击韩王韩信余寇于巨鹿郡东垣县,破之。

    公元前199年

    1月,汉皇帝还军至渭南郡长安县。

    9月,韩王韩信为匈奴将及代王赵利、代将曼丘臣、代将王黄等侵盗上谷郡、代郡、雁门郡、云中郡,代王刘仲弃国亡,自归河南郡洛阳县,废为合阳侯。

    10月,汉皇帝遣汉右丞相涿侯郦商将兵攻定上谷郡,因攻代郡。

    11月,汉皇帝遣汉将军绛侯周勃助汉右丞相赵相国涿侯郦商攻定代郡、雁门郡,大破之,得代丞相程纵、守相郭同、代将军以下至六百石十九人。

    公元前197年

    9月,赵相国阳夏侯陈豨反,自立为代王,劫掠太原郡、上党郡、邯郸郡、恒山郡、巨鹿郡、云中郡、雁门郡、代郡。

    10月,汉皇帝自内史长安县将齐相国平阳侯曹参、汉护军中尉曲逆侯陈平、汉太尉绛侯周勃、汉将军舞阳侯樊哙、汉右丞相卫尉涿侯郦商、汉御史大夫赵尧、汉太仆汝阴侯夏侯婴、汉车骑将军颍阴侯灌婴、汉车骑将军信武侯靳歙、汉将军棘蒲侯柴武、汉将军东武侯郭蒙、梁将军武原侯卫胠、汉将军槀侯陈错、汉将军高邑、汉将军刘泽、赵河间郡守赵衍、汉上党郡守孙赤、汉廷尉宣义、汉太仆公上不害、汉郎中公孙耳、汉郎中许倩、汉上党郡守任敖、赵河间郡守张相如、汉都尉吕臣、汉中厩令彭祖、汉卫将军王恬开,入邯郸郡邯郸县,遂至邯郸郡襄国县,击代王陈豨与代将曼丘臣军,破之,至邯郸郡柏人县,复破之。燕王卢绾将兵至恒山郡、巨鹿郡,击代王陈豨。

    11月,代丞相侯敞将万人游行,代将王黄将骑千余军巨鹿郡曲逆县,代将张春将卒万余人渡河攻东郡聊城县,汉皇帝令齐相国平阳侯曹参、汉将军东武侯郭蒙攻代将张春军,大破之,斩首万余。汉军遂击代丞相侯敞、代将王黄军于巨鹿郡曲逆县,斩代丞相侯敞及特将五人,攻下巨鹿郡曲逆县。汉军复拔巨鹿郡卢奴县、恒山郡上曲阳县、恒山郡安国县、河间郡安平县,定清河郡、恒山郡凡二十七县。

    12月,汉皇帝令汉太尉绛侯周勃将兵道太原郡击代王陈豨,破雁门郡马邑县,斩代将马浠。汉皇帝至巨鹿郡东垣县,攻代将曼丘臣、代将赵利军。

    公元前196年

    1月,巨鹿郡东垣县降汉,汉生得代将曼丘臣。汉军复攻右北平郡无终县,生得代将綦毋昂,攻代郡广昌县,生得代将尹潘,攻代郡代县南代将王黄胡骑,破之。至雁门郡楼烦县,破代王陈豨、韩王韩信、代将赵利军,得代将宋最、雁门郡守圂。韩王韩信复与胡骑入居代郡参合县。

    2月,汉皇帝令汉将军棘蒲侯柴武攻代郡参合县,大破之,斩韩王韩信。汉皇帝引兵归河南郡洛阳县,令汉太尉绛侯周勃、汉左丞相舞阳侯樊哙追击代王陈豨军。

    3月,汉太尉绛侯周勃、汉左丞相舞阳侯樊哙转攻云中郡,得云中郡守速、代丞相箕肆、代将勋,定雁门郡十七县、云中郡十二县。攻横谷代王陈豨胡骑,破之,斩代将军赵既,生得代丞相冯梁、代郡守孙奋、代大将王黄、代太仆解福等十人。

    8月,淮南王英布反。汉皇帝乃发上郡、北地郡、陇西郡车骑,巴郡、蜀郡材官及中尉卒三万人为皇太子卫,军霸上。淮南王英布东击荆王刘贾,荆王刘贾与之战,荆王刘贾败走入东阳郡富陵县,为淮南军所杀。淮南王英布劫荆国兵,渡淮击楚王刘交,楚王刘交发兵与之战东海郡徐县、东海郡僮县间,楚将为三军,欲以相救为奇。淮南王英布破其一军,其二军散走,楚王刘交走入薛郡。汉皇帝乃赦天下死罪以下,皆令从军。征诸侯兵,齐王刘肥与齐相国平阳侯曹参将十二万骑来会,汉皇帝自将齐王刘肥、齐相国平阳侯曹参、汉护军中尉曲逆侯陈平、汉右丞相涿侯郦商、汉中尉斥丘侯唐厉、汉太仆汝阴侯夏侯婴、汉车骑将军信武侯靳歙、汉将军沛侯刘濞、汉将军武强侯庄不识、汉将军绛阳侯华无害、梁将军武原侯卫胠、汉将军王周、汉将军黄极中、汉将军周聚、汉中尉灵常、汉车骑将军颍阴侯灌婴、汉都尉申屠嘉、汉郎中单父圣、汉中涓张平、汉大谒者项襄、楚丞相冷耳击淮南王英布。

    11月,汉军至彭城郡蕲县西会缶,遇淮南王英布。淮南王英布兵精甚,阵如项籍军,遂大战,淮南军流矢击中汉皇帝。淮南军败,汉皇帝还军内史长安县,令齐王刘肥、齐相国平阳侯曹参、汉车骑将军颍阴侯灌婴、汉将军周聚追击之。至彭城郡竹邑,破之。至彭城郡相县,破之,斩淮南亚将、楼烦将三人,至彭城郡萧县,大破淮南上柱国及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