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三一章 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三一章 春秋 (第3/3页)

,只可当作孔门正名主义的参考书看,却不可当作一部模范的史书看。后来的史家把《春秋》当作作史的模范,便大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历史的宗旨在于‘说真话,记实事’。《春秋》的宗旨,不在记实事,只在写个人心中对实事的评判。”徐复观先生也说:“可以断定孔子修《春秋》的动机、目的,不在今日所谓‘史学’,而是发挥古代良史,以史的审判代替神的审判的庄严使命。可以说,这是史学以上的使命,所以它是经而不是史。”这些论述都根据作者的动机,正确指出了《春秋》的政治学性质,结论足以服人。

    人们之所以长期以来对孔子作《春秋》的动机与种种“《春秋》为史学著作”说之间的显著矛盾视而不见,当与误解并混淆孔子“直”的观念和“直书”思想有关。《论语·子路》记载说,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孔子通过**概念的方式表达了他对春秋时期“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社会现实的批评,但他在这里所追求的“直”显然并非事实的真相,而只是论者心中“善”的道德观念。是的,孔子曾有诸如“多闻阙疑,慎言其余”之类的话,足见他确有注重客观事实的可贵思想;但由于《春秋》是孔子藉以表达政治理想的政治学著作而非历史学著作,所以贯穿其中的并不是这种求真思想,相反,指导作者进行“笔削”的正是《论语》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那种的“直”的观念而已。这种意义上的“直”与历史学家对史学客观性的追求恰好相悖逆,遗憾的是以往很少有人注意到上述两种观念间的名实之辨。

    相关评论

    《春秋》大义”并非“史义”。史学作品不仅应记载事实还要展示作者的思想,这是历史上多数学者都赞同的看法。但史学思想源于史实,且不能脱离史实而独存,这点即使极端如克罗齐、科林伍德者也不曾否认。《春秋》大义不同于历史学家的思想,《春秋》只是作者将政治理想赋予历史的形式而已:“《春秋》系以先王之志,亦即是以政治的理想为归趋;但乃随史实之曲折而见,故谓之‘志而晦’”,“孔子因乐尧舜之道(‘先王之志’),以尧舜之道为基准,是非于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作拨乱反正的凭借”。《春秋》大义源于作者的政治观,而历史思想来自史家对史实的思考,足见两者根本不同。不幸的是,有学者将《春秋》的“微言大义”与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相提并论,或以之为早期史家主体意识的嚆失而予以表彰,或以之为古代刀笔吏史学的首恶而大加贬斥。实则就《春秋》而言,历史是形式、皮毛,政治是内容、核心,以褒贬、曲笔为形式的“春秋笔法”正是《春秋》微言大义之所系,去此则大义不存。至于效法《春秋》任情褒贬,当受其批评的无疑应当是后世的误解者,又岂能以此归咎于《春秋》及其作者?

    首先,认为《春秋》为孔子所修,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调和说”视为对顾、钱等人观点的修正也未尝不可。其次,认为《春秋》是中国第一部历史学著作,而孔子则是中国的“史学之父”或“史学之祖”。有学者认为:正如希罗多德是希腊史学之父一样,孔子是中国史学之父;孔子的《春秋》,正如希罗多德的《历史》一样,是世界上最早的历史专著。有学者则说:“当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写出他的《希波战争史》时,中国的史学之父孔子的《春秋》已经问世30多年了。”还有学者主张:“我国学术界曾把司马迁誉为‘中国古代史学之父’,我认为孔子可称为中国古代史学之祖。”实际上,凡此种种说法中无不充斥着误解,只可惜学者的理性每每为热情所蒙蔽,以致陷入为古人争讼的怪圈而习焉不察。再者,“调和论”者认为《春秋》的“微言大义”不仅存在,同时正是《春秋》之所以为史学著作的关键。有作者这样评论说:“孔子对于历史编年的革新,即赋予历史记录之中以褒贬的历史评判,使历史记录具备了崭新的姿态。《春秋》因此成为我国第一部历史学著作,而不再是历史记录,孔子因此而成为中国史学之父。”实际上,论者之所以将《春秋》的微言大义解释为“史义”,乃是源于对近代西方史家关于史学著作应表现作者思想这一观点的误解。

    作品价值

    《春秋》虽然不是历史学著作,却是可贵的史料著作,因而对于研究先秦历史、尤其对于研究儒家学说以及孔子思想意义重大。因此,从史料学的角度利用《春秋》不仅符合《春秋》性质的本来,而且比将它视为“断烂朝报”的历史学著作更具价值。先秦诸子著作无一属于史学著作,却都是今人研究古史所必需的史料,《春秋》的史实和大义因“三传”而明,这实在是它的特点和优势所在。

    遗憾的是,多数学者长期以来一直对《春秋》的重要史料价值保持着令人吃惊的冷漠。单就对孔子思想的研究而言,若干年来人们始终局限于一部《论语》而已,有学者曾做过这样的调查:“建国以来,关于讨论孔子和他的思想的文字,见诸报刊的,迄今不下八百篇。撇去十年动乱期间所谓‘批儒评法’的渣滓,可作为研究史资料留存的,大约有四五百篇。那中间的见解,色彩各异,精当与否,姑且不论,但如说引据的材料,多半没有超出今本《论语》一书,也许不会被斥为无稽之谈。”针对这样一种普遍蔓延的奇怪现象,论者意识到:“倘说要谈孔子其人其学,《论语》是唯一可信可据的材料,此外诸书都不足征,那就成问题了。”超出《论语》研究孔子及其思想,首当其冲的是利用《春秋》,恐怕是论者上述这段话的题中应有之意吧?

    再者,《春秋》是政治学著作,它的政治思想通过今文经学家的解说而得以体现,但由于误解了《春秋》的性质,现代学者对今文经的学术价值始终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公羊学、榖梁学甚至一度成为现代学术史上的无人问津的领域,治先秦史而不读《公羊传》,这在今天的学者看来已不算什么不可思议之事,而研究今文经学反被目为惊世骇俗之举。当今学者蒋庆曾就此批评道:“降及晚清,奇葩再发,康崔独秀,经苑芬芳。岂思室内起火,疑古蜂起;歆学余绪,作浪兴风。于是辩有为亡,非圣无法;托治国故,以史乱经。自此而后,斯学扫地,无人讲习,更糟践踏,旨丧义缺。此间虽有一二贤者如北流陈柱欲挽狂澜而崇正学,然旷野孤歌,其学无闻。至今,又忽忽六十载矣,公羊已为绝学。”蒋氏的复兴儒学之议是否恰当姑且不论,但作为古代政治思想史的重要内容,今文经学无疑应被纳入研究者的视野,则是不容置疑的。

    “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七大诸侯国都有战国的称呼。到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史记》的《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编辑本段]

    相关作品

    专辑《春秋》

    专辑:春秋

    歌手:徐鑫

    语言:国语

    日期:2003.09.00

    曲目:

    01]春秋

    02]陈隋

    03]天山之春

    04]渭水情

    05]草原小姐妹

    乐队名

    春秋乐队成立于2000年。风格以重金属为基准,融入中国民族音乐,欧洲战歌等音乐元素,春秋音乐丰满大气,在力量、内容、音乐美感上结合的很到位,具有游牧民族的高亢洒脱,也有东方部落音乐和宫廷音乐的神秘,在中国音乐圈内独树一帜,春秋继承了老一代摇滚音乐人的传统统情节,也借鉴、融合了新一代音乐人的前瞻性。精密特别的和声编制是春秋的特色之一,乐队有很强的现场演出能力。看今日春秋——冷兵器的诱惑

    主唱:杨猛

    吉它手:郭怡广

    吉它手:寇征宇

    贝司手:李波

    鼓手:刁磊

    键盘:李猛

    歌曲《春秋》

    演唱者李烁,收录在2006年的专辑《好梦留人》中,歌词: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杨柳秋千院中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一点飞鸿影下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编辑本段]

    歌曲《春秋》

    演唱:张敬轩

    那夜谁将酒喝掉

    因此我讲得多了

    然後你摇着我手拒绝我

    动人像友情深了

    我没权终止见面

    只因你友善依然

    仍用接近甜蜜那种字眼通电

    没人应该怨地怨天

    得到这结局

    难道怪罪神没有更伪善的祝福

    我没有为你伤春悲秋不配有憾事

    你没有共我踏过万里不够剧情延续故事

    头发未染霜着凉亦错在我幼稚

    应快活像个天使

    有没有运气再扮弱者玩失意

    有没有道理为你落发必须得到世人同意

    心灰得极可耻心伤得无新意

    那一线眼泪欠大志

    爱若能堪称伟大

    再难捱照样开怀

    如令你发现为你而活到失败

    令人不安我品性坏

    我没有为你伤春悲秋不配有憾事

    你没有共我踏过万里不够剧情延续故事

    头发未染霜着凉亦错在我幼稚

    应快活像个天使

    有没有运气再扮弱者玩失意

    有没有道理为你落发必须得到世人同意

    心灰得极可耻心伤得无新意

    那一线眼泪欠大志太没意思

    若自觉这叫痛苦未免过份容易

    我没有被你改写一生怎配有心事

    我没有被你害过恨过写成情史变废纸

    春秋只转载要事如果爱你欠意义

    这眼泪无从安置

    我没有运气放大自私的失意

    更没有道理在这日你得到真爱制造恨意

    想心酸还可以想心底留根刺

    至少要见面上万次

    书籍

    《春秋大梦》

    如果西施是天然呆少女,春秋的历史将被怎样改写?

    故事大概:

    美人计落幕,夫差亡国自刎下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吃喝玩乐,插科打混是香宝的终极人生目标。

    命运却同她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明明不是巾帼英雄的料,却偏偏背负了不属于她的荣耀。

    都说红颜是祸水,红颜何罪?

    谁在乎谁主春秋?

    谁为谁袖手天下?

    红颜祸水如她,却在春秋乱世中守护着真爱;嚣张霸主如他,却甘心为佳人成为亡国之君。

    且看美人江山,是谁坐拥天下富有四海一生空劳牵挂。

    且看吴越春秋,是谁抛弃江山如画只为换她笑面如花。

    《美人劫》修改之完全古代版。

    当香宝不曾穿越……会发生什么……

    电视剧

    《东周列国:春秋/战国篇》

    中文名称:东周列国|战国篇

    资源类型:rmvb

    版本:(更新至32集/32集全)

    发行时间:2000年01月01日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演员:刘威刘薇薇等

    中国的战国时代是世界人类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东周列国|战国篇》以恢宏的气势,再现从三家分晋到秦始皇一统山河的二百多年中,诸子百家纵横捭阖、战国七雄逐鹿中原的浩瀚场面。《东周列国|战国篇》通过精心收集考证,复原了两千多年来流传的有关战国时期的典故,如“孙庞斗智”、“商鞅变法”、“田单复国”、“苏张纵横”、“窃符救赵”、“吕氏春秋”、“荆柯刺秦”等经典故事,让观众在回顾历史的同时领略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华夏文明的精神之根。曾有人预言:九十年代世界各国的政治局势将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又一模拟,因此《东周列国|战国篇》的推出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

    春秋篇:

    第一集骊山烽火

    第二集黄泉认母

    第三集如此君臣

    第四集筑台纳媳

    第五集诸儿文姜

    第六集管仲拜相

    第七集尊王攘夷

    第八集霸主齐桓

    第九集仁义大旗

    第十集骊姬乱晋

    第十一集羊皮换相

    第十二集择君图报

    第十三集重耳励志

    第十四集重耳返晋

    第十五集文公成霸

    第十六集罪哭崤山

    第十七集赵盾弑君

    第十八集赵氏孤儿

    第十九集一鸣惊人

    第二十集庄王治楚

    第二十一集霸主余韵

    第二十二集崔庆之乱

    第二十三集晏子相齐

    第二十四集高山仰止

    第二十五集逃出昭关

    第二十六集专诸刺僚

    第二十七集三约伐楚

    第二十八集掘墓鞭尸

    第二十九集会稽之耻

    第三十集勾践灭吴

    战国篇:

    第一章死士豫让(1-3集)

    第二章魏宫惊梦(4-5集)

    第三章商鞅变法(6-9集)

    第四章孙庞斗智(10-12集)

    第五章苏张纵横(13-15集)

    第六章赵武灵王(16-18集)

    第七章田单复国(19-21集)

    第八章范雎逼仇(22-24集)

    第九章窃符救赵(25-26集)

    第十章吕氏春秋(27-29集)

    第十一章荆柯刺秦(30-32集)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