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蒙古帝国(上) (第3/3页)
灭南宋,统一中国。1368年,常遇春、朱元璋攻克大都,元惠宗北逃,元朝灭亡,但是蒙古帝国并没有灭亡。)
9.元世祖忽必烈(kublaikhan1264年-1294年)
10.元成宗铁穆耳(1294年-1307年)
11.元武宗海山(1307年-1311年)
12.元仁宗爱育(1311年-1320年)
13.元英宗硕德八刺(1320年-1323年)
14.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323年-1328年)
15.元明宗和世敕(1328年~1329年)
16.元文宗图帖睦尔(1329年-1332年)
17.元宁宗懿璘质班(1332年~1333年)
18.元惠宗(明人称“元顺帝”)妥灌帖睦尔(1333年-1370年)
三、北元政权(1368~1480年)
(“北元”是後人追加的称呼,但是是合乎历史事实的。元军被明军在长城以南打败,大都失陷,退居漠北。与此同时,蒙古帝国除中央汗国元朝外的四大汗国中,窝阔台汗国被其元朝和其它三个汗国所灭,後伊尔汗国已经被异军突起的帖木儿帝国所灭,察合台汗国分裂成了东、西两个并存的察合台汗国,西察合台被帖木儿所灭,东察合台汗国境内发生“改朝换代”,和元朝类似。只有一个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已经迁移到、并且扎根到了遥远的中、东欧的钦察汗国被帖木儿打败。和势力范围、疆域版图极大收缩的元朝在地理上被弱化,分割,彻底的独立开来。元朝的皇帝又同时是大蒙古帝国的大汗,大蒙古帝国中央汗国的大汗。北元一开始也是如此,逐渐弱化,变成了是已经解体的蒙古帝国的大汗,变成了已经逐渐只是元朝皇帝和名义上的蒙古帝国的大汗,变成了只是蒙古帝国原中央汗国的大汗和元朝从大都北退蒙古高原之後的北元皇帝。)
19、元昭宗和孝皇帝,爱犹识理达腊(必力克图汗)
【元惠宗长子】(1370年-1378年)
20、元益宗宁孝皇帝,脱古思帖木儿(乌萨哈尔汗)
【元昭宗弟,一说是其子】(1378年-1388年)
21、兴原皇帝,恩科卓里克图(恩科卓里克图汗)
【元益宗长子】(1389年-1392年)
22、大古皇帝,额勒伯克(尼古埒苏克齐汗)
【元益宗次子】(1393年-1399年)
23、顺天皇帝,坤帖木儿(坤帖木儿汗)
【额勒伯克汗长子】(1400年-1402年)
24.鬼力赤(乌格齐哈什哈汗)
(1403年~1408年)
25、完者秃,一名本雅失里(额勒锥特穆尔汗)
【额勒伯克汗次子】(1408年-1410年)
26、答里巴(德勒伯克汗)
【阿里不哥的後裔。额勒锥特穆尔汗之族子】(1412年-1415年为西蒙古可汗)
27、额色库(卫拉岱汗)
【乌格齐(鬼力赤)哈什哈汗的儿子】(1415年-1425年为西蒙古可汗)
28、阿岱(阿岱汗)
【成吉思汗弟弟哈撒儿的後代】(1412年-1425年为东蒙古可汗,1426年-1438年为蒙古大汗)
29、脱脱不花(岱总汗)
【元益宗的第三子哈尔古楚克鸿台吉的儿子阿寨台吉的长子】(1433年1438年为西蒙古可汗,1439年-1452年为蒙古大汗)
30、阿葛巴尔济
【阿寨台吉的次子,岱总汗弟】(1452年)
31、也先(天盛汗)
(1453年-1454年)
32、马尔可儿吉思(乌珂克图汗)
【岱总汗第三子】(1454年-1455年)
33、脱古思猛可(摩伦汗)
【岱总汗长子】(1455年-1464年)
34、满都鲁(满都古勒汗)
【阿寨台吉的幼子,岱总汗弟】(1465年-1469年)
四、後蒙古帝国时期
(变成了只是蒙古帝国原中央汗国的大汗,汉化逐渐消退至零,表明蒙古贵族重新适应了草原生活。)
35、巴图孟克(达延汗)
【阿葛巴尔济济农的儿子,哈尔古楚克台吉子博勒呼济农〔巴颜孟克〕之子】(1470年-1517年)
36、巴尔斯博罗特(塞音阿拉克汗)
【达延汗三子】(1517年-1519年)
37、博迪(阿剌克汗)
【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的长子】(1519年-1547年)
38、达赉逊(库登汗)
【阿剌克汗长子】(1548年-1557年)
39、图们(札萨克图汗)
【库登汗长子】(1558年-1592年)
40、布延(薛禅汗)
【札萨克图汗长子】(1592年-1603年)
41、林丹(库图克图汗)
【薛禅汗长子莽和克太吉的长子】1603年-1634年)
42、额哲
【库图克图汗长子】(1634年~1635年).
编辑本段]
蒙古帝国的分裂
元朝统治者在中原进行残酷的统治和剥削。1351年,刘福通率白莲教教众和被徵挖黄河河道的河工起事,组织“红巾军”对抗元军。1368年,被朱元璋推翻,建立明朝,将元朝统治者赶出中原,塞外的蒙古政权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至15世纪初去“元”国号。
四大汗国中,窝阔台汗国在1309年灭於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和伊儿汗国经多次分裂,最终均在1388年被帖木尔帝国的帖木儿征服。钦察汗国到15世纪分裂成了五个小汗国(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诺盖汗国),并沿著各自的发展方向独立发展。
西察合台汗国突厥化的蒙古贵族的後裔帖木儿是成吉思汗的七世孙。他在1369年自立苏丹,征服察合台汗国和伊利汗国之後,进攻钦察汗国、印度(攻陷德里)、小亚细亚(击败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帖木儿帝国的版图,东起印度河,西到小亚细亚,北自里海,南达波斯湾。当时明朝是永乐帝。帖木儿大帝死後,帝国分裂,1500年亡於乌兹别克人。帖木儿的後裔巴布尔南下印度,建立莫卧儿帝国。帖木儿帝国不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但它是蒙古後裔所创,疆域大部在四大汗国的地方。
编辑本段]
帝国的灭亡
1.皇朝的覆灭(1368-1402)
1368年,元朝被以红巾军起义为主的农民起义成功推翻,元惠宗妥欢帖睦尔率领著王族和中央政府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地——蒙古高原。撤退的成功归功於从成吉思汗开始的近似於疯狂的扩张,使得蒙古帝国幅员辽阔,汗国、部落林立,而蒙古帝国之元朝的版图只算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元朝的皇帝又是蒙古帝国名义上的大汗,对於蒙古各大汗国和部落享有一定程度的宗主权。元朝的灭亡,使蒙古帝国祇是失去了元朝的领土,而蒙古帝国依然存在。
元惠宗是历任皇帝中接触中原文化较深的一位,1370年5月23日,在沙拉木伦河畔的应昌去世。
元惠宗长子爱猷识里达腊(即昭宗)即帝位,他将元朝政权又维持了八年,并厉兵秣马盼望著有朝一日收复失地位。然而,他非但没有机会实现这一愿望,还面临著深入到蒙古地区的明朝军队的攻击。1372年,徐达率军攻向哈拉和林,这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大本营,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徵,战争十分激烈。战线过长,後援不继,明军受阻於土拉河畔。
1378年,昭宗去世,其弟(一说其子)脱古思帖木儿(即益宗)继位,这位第三任北元皇帝所能控制的领土已经缩小到蒙古帝国最初兴起时的规模。1388年,一支10万人的明军在大将蓝玉的率领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鲁伦河之间、贝尔湖南岸大败元朝大将益宗的军队,元朝诸王、平章以下官员三千多人及军士七万馀人被俘,益宗逃走後被其部将缢杀。
这次的失败使黄金家族——忽必烈系的大元政权丧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於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脱离它而自立。1402年,坤帖木儿汗被部下鬼力赤杀死,元朝彻底灭亡。
2.蒙古内战
元朝的彻底灭亡,使明朝失去了政治上的最强劲、最主要敌人,蒙古已经成为了“边患”,而不再是前一中央王朝的残馀势力。因此,明成祖对於鬼力赤表示友好,承认他对於蒙古各部的主权,但是鬼力赤的亲明态度却引起了蒙古各部的不满。1408年,其被知院阿鲁台杀死。随後,其拥立益宗之孙本雅失里为汗,与明朝绝交。但是阿鲁台只控制著东蒙古(鞑靼),西蒙古(瓦剌)却被其强大的对手马哈木等人控制。
1410年,明成祖亲征,大败本雅失里於兀儿古扎,自此其西逃与阿鲁台分。次年,马哈木趁本雅失里衰弱将其消灭,立宗室答里巴(诈称本雅失里弟)为汗,阿鲁台亦立宗室阿岱为汗。1415年,明成祖再次亲征,大败瓦剌。明军撤退後,阿鲁台趁机袭击,马哈木、答里巴战死。而後,马哈木子脱欢拥立额色库为汗。但是在1425年额色库死後,瓦剌发生了内乱。阿岱趁机将其打败,成为了全蒙古的大汗。
3.瓦剌的统治
被打败後的瓦剌在脱欢的领导下逐渐振兴。1433年,脱欢统一瓦剌各部,立宗室脱脱不花为汗。1434至1438年间,其率军攻进蒙古东部,杀死了帝国大汗阿岱和他的重要辅臣阿鲁台,统一了蒙古。虽然,黄金家族的脱脱不花成为了全蒙古的大汗,但在事实上,蒙古帝国已经从黄金家族转到了瓦剌的绰罗斯家族入手中。
对於明朝来说,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完结了,草原的这些新君主是一支没有显赫历史的民族,他们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上既不显赫也不重要,他们不可能如黄金家族那样具有号召力。那麼,北移的元朝剩馀势力对於南部的明朝反击就应该自此结束了。
但是,瓦剌人并没有忘记他们拥有的是蒙古帝国的最高权力。当然,在明朝还很强大的时候,瓦剌人是不敢随便捋虎须的。因此,恢复帝国的第一刀他们向东南地区的察合台汗国砍去。脱欢的儿子也先击败了察合台汗国的卫思汗,强娶了他的妹妹哈尼木公主,因为卫思汗是黄金家族,这次政治联姻,使得瓦剌人认为自己有了号召所有蒙古人的血统。1453年,也先杀死了蒙古大汗,篡夺了汗位。黄金家族的统治真正中断。
当初也先继承其父脱欢的位子时,蒙古帝国的疆域从巴尔喀什湖延伸到贝加尔湖,又从贝加尔湖延伸到长城附近地区,象徵正统的首都哈拉和林也是帝国的领土之一。1449年,他向明朝公主求婚遭到悔婚,於是,也先袭击了大同附近的明边境。明英宗亲临征战。在土木堡展开战斗。明英宗被俘。但大同和宣化的顽强抵抗,也先无法,只得带著俘虏英宗皇帝返回蒙古。
三个月以後,他卷土重来,进军至北京西北郊,但是,他遇到明将于谦的抵抗,发动的多次进攻都被打退,不久明朝的各路援军赶来。他沿居庸关败退。1450年,也先决定释放英宗,并於1453年与明朝议和,宣布其是明朝的属臣,这一行动表明他抛弃了蒙古帝国的宗主权,仅仅看做是一个独立的可汗,原本已经臣服於他的各黄金家族的部落和汗国又重新自立。
1454年,也先被暗杀。瓦剌不久进入了内乱,再也没有恢复以前的辉煌。
4.黄金家族的复辟
也先死後,瓦剌发生内讧。蒙古宗室毛里孩驱逐瓦剌西迁,拥立脱脱不花子马儿可儿吉思为汗,黄金家族重新恢复统治。但是,这并没有带来往日的辉煌,接踵而来的是不断的内讧。直到1465年,成吉思汗的第27代继承人满都古勒大汗打败了弑君者,才结束了内乱。他在位期间,强化汗权,为蒙古中兴奠定了基础。1469年,其在讨伐他的侄孙和继承人博勒呼济农的一次战争中去世。而博勒呼济农在他能够称汗之前的1470年也被暗杀。一度人丁兴旺的黄金家族中,可怜地仅剩下一个5岁的男孩、博勒呼济农之子达延。达延的命运及其不幸,家族的长辈都在内讧中死去,小小的孩子孤苦无依,连他的母亲都抛下他改嫁了,这简直比成吉思汗年幼时的遭遇还要悲凉。所幸,满都古勒汗的年轻遗孀满都海赛音可敦把他置於自己的保护之下。满都海赛音可敦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女人,她不但抚养了达延,还在1470年宣布他为大汗。後来满都海赛音可教率领军队打败了瓦剌人,将他们彻底赶出了蒙古高原中东部地区。为达延汗日後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达延汗是蒙古帝国统治时间最长的大汗,从1470年到1517年整整47年。在1481年亲政之後,达延汗镇压了右翼土默特人、兀良哈人(又称朵颜三卫)的叛乱。并从1497年到1505年间,他对从辽东到甘肃的明北部地区进行了攻击,使得明无法与卫拉特人联系。
1517年达延汗去世之後,他的孙子博迪继承了汗位。虽然广大的领土被达延汗的众多子孙瓜分,但从1544年到1634年蒙古帝国的汗位一直稳固的在达延汗的长支後裔察哈尔部中传承,历经博迪汗(1520-1548年)、库登汗(1548-1557年)、图们汗(1557-1593年)、彻辰汗(1593-1604年)和林丹汗(1604-1634年)。
5.蒙古帝国的灭亡
虽然达延汗的长期统治稳定了蒙古帝国汗位传承,但并没有克服蒙古民族的最大弱点——实行瓜分家族遗产的习惯法。当帝国的创建者死後,帝国便成了一种类似後来联邦式的民族国家,国内的各级首领,都是兄弟或堂兄弟,他们虽然承认察哈尔部的最高权利,但处於相当的独立状态。
随著时间的流逝、推移,察哈尔部的汗位继承者们逐渐失去了足以统治整个蒙古的力量,西方的卫拉特人和东方兴起的通古斯人(满族)都是他们可怕的敌人。但这个时候,卫拉特人正在对付哈萨克汗国、沙皇俄国以及内部的绰罗斯家族与和硕特家族的权力争夺,因此,结束蒙古帝国历史的,只能是通古斯人建立的後金了。
1604年,林丹继承汗位,接受黄教沙尔巴呼图克图的灌顶戒教,称林丹库图克图汗。林丹汗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可汗,他早已看出後金对於蒙古的野心,因此上从继位始,便开始从新统一各部,自称“统领四十万众蒙古国巴图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