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第二次迪亚马特会战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章 第二次迪亚马特会战记 (第1/3页)

    各种状况相当的复杂,但简单的说,帝国军将全力战力一分为二,一方采取大规模的绕回运动,绕到敌军背后遮断其后路,是包围歼灭战的计划。

    而相对的,叛乱军,也就是同盟军方面,分析配置和移动的结果,只能认为完全看穿了帝国的绕回运动,为了采取侧背攻击而保存着主力部队的状况。

    为此栗然的舒坦艾尔马克,紧急制作了报告书以穿梭机送往总司令部。

    这个处置是为了预防被敌人窃听,但是非常讽刺的,这艘穿梭机和友军被破坏的巡洋舰相撞,报告书终究还是没有送到总司令官兹因丁元帅的手上。

    宇宙历745年,帝国历436年的10月4日,将人类社会一分为二的两大军事势力,在迪亚马特星域布下了庞大的兵力,生命和物资的消耗,似乎是无限制的继续下去。即使在这样漫长的流血剧中,极其著名的一幕就要开始了。

    “第2次迪亚马特会战”之所以如此著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它的非合理性,也就是说,胜者的行动和正常的战理背道而驰,令说明他为何获胜的军事学者感到相当困难,最后,只能将之所以胜利的原因,归诸于得到胜利的司令官本身特别优异的指挥能力,以及个人资质。光是这一点,结果就造成了大大强调布鲁斯·阿修比人天才的戏剧性的生涯。只要越是强调他的天才,就越是具有说服力。

    参加这场会战的同盟军方面的高级指挥官如下:

    宇宙舰队司令长官阿修比上将

    总参谋长罗察士上将

    第4舰队司令官贾斯帕中将

    第5舰队司令官渥利克中将

    第8舰队司令官方秋林中将

    第9舰队司令官贝尔迪尼中将

    第11舰队司令官柯布中将

    这个阵容,是当时同盟军所能排出的最好组合,但也是因为如此,更是无法避免批评的声浪。

    “这根本就是不是会战,是730年党为个人目的而发起的军事远足,害死大量的士兵们,只为了夸耀他们的武勋而已。国家的内部有军部的存在,而在这其中又有私人性质的集团存在的话,会有形成军阀化的危险。”

    不过,这些声浪虽不可谓不大,但阿修比完全对之视若无睹。

    “这场战斗获胜了的话,再下来就是元帅了。只不过这么一来,我就失去再继续往上爬的阶梯了,希望不会重蹈林·帕欧和托波洛的覆辙才好。”

    “达贡的英雄”林·帕欧和尤斯夫·托波洛在晋升为元帅之后,差不多一年之后就退役,由于军部中已经没有他们立足之地了。他们都没有意思转入政界,过了一年左右的退休金生活后,从事教育或伤兵福祉方面的工作。除了名誉职位之外,他们别无其他所得,阿修比特别指这一点而说的。

    原本而言,“730年党”会形成军阀化的这种不安,或许根本就是多余的,因为他们并非是由于共通的权力欲,而结合起来的。

    “不希望变得和林·帕欧或尤斯夫·托波洛一样”阿修比的这种扬言使得同盟的政治家们产生畏惧之心。他的扬言,不仅表明了了对权力的野心,并且也对先人的功绩没有获得相等的酬谢,表示批判。具有才能和实绩,因而产生的自负或者使命感,阿修比有意图的再碱提起这个问题。

    政治家们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的另外一个理由,是在第2次迪亚马特会战之前,“730年党”的内部,产生了剧烈的对立。

    在这之前,不得罪人的揶揄和毒舌的你来我往,并不是件稀奇的事。充满朝气的对立,甚至可说使同盟军的司令部更加活性化,这种活力搅动起泡,产生出更多的战术方案,对胜利有极大的贡献。布鲁斯·阿修比是个天才的用兵家的同时,也是充满活力的司令部的中枢。

    但是,就在这次会战之前,阿修比变得采取奇怪的高压态度,对自己的作战,无法充分地说明清楚。不管怎样照我说的去做就好了,用这种态度强压下来。

    对这种态度猛烈提出异议的,是约翰·多林克·柯布中将。被认为是默默完成自己职责这一型人的他,第一次反抗阿修比,也许他也是在这15年之间,都把不满压在心中。在激烈的针锋相对的最后,愤而离席的柯布,在走出会议室留下一句话:

    “你变了,阿修比,或许是你一开始就是这种人,是我看错人了?”

    像这么强烈的台词,并不是随处可闻的。阿修比的脸色也充满着怒气,但并未叫住柯布,只是叉着手壁,瞪着离去的僚友的背影。

    这时,魁梧的贝尔迪尼也没有加以排解,只是阴气沉沉地保持沉默。

    在贝尔迪尼出征的前夕,他家里饲养的热带鱼全死光了。水温调节系统故障,导致使得水槽变成滚烫的浴缸,这是由于贝尔迪尼夫人的疏忽所致。因此受了刺激的贝尔迪尼做了结婚之后未做出的行为,大声地责骂妻子,将哭泣声抛诸背后离开了家。

    2小时后,贝尔迪尼开始对自己肚量狭小的行为感到后悔,但由于这时已经离开行星海尼森,因此和妻子和解只能延到日后再说。

    些微的争吵,在这个豪快、野性的高大男子的心理上,留下了一根刺。没有任何证据足以证明贝尔迪尼具有预言能力,但前兆也有它可信的一面也说不定。不管怎么说,魁梧的大男人就这么一言不发的沉默不语,对士兵们来说,实在是闷的叫人受不了。

    “这样子会不会让帝国军获胜了呢?从来没见过提督们那样丧气的表情啊。”

    如果有如此不安的窃窃私语的士兵,也会有提出反论的同伴。在同盟军内部的言论,和帝国军相比,还是比较自由的。

    “不过这次作战,以进行曲贾斯帕的节奏来算的话,是轮到胜利了才对啊。”

    “又不是只有进行曲贾斯帕在指挥。如果其他提督们不争气的话,全体还是会输的。”

    “是阿修比上将担任总司令官啊,大概不要紧吧,那个人不是天才吗?”

    “如果对方那边,有比他更厉害的天才呢?”

    “这种事问我有什么用!应该去问提督们才对啊!”

    “必胜的信念”这是常被拿来使用的语句,甚至有人主张这要比补给或情报更重要,但是这次“第2次迪亚马特会战”,本身并不具有任何积极的意味。在同盟的内部,“这次再赢的话,就再也无法阻止730年党的军阀化了”的这种呼声相当高,对出征的士兵们来说,也找不出什么非战不可的理由和获胜了会有的任何意义。为了维护宇宙的和平和正义,和鲁道夫·冯·高登巴姆建立的邪恶专制国家作战,为了这种说法而战已经持续有一百多年了,已经有点没办法再本着毫不倦殆的热情互相残杀下去。

    另一方面,帝国军参加第2次迪亚马特会战的总兵力不是630万就是650万,舰艇数不是5万5千艘就是5万6千艘。由于这是参考同盟军的资料,因此数量只有用估计的,但正确度却相当高。总司令官是宇宙舰队司令长官兹因丁元帅,比敌对的司令官正好年长20岁。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犯什么大过是身为最高军官的职责的结果,相当有作战构想力,但似乎稍欠缺柔软性,再加上这次的出征军中,也包括米克贝尔加中将。他对部下们热烈的训话,以这样的话做结束。

    “取下敌将阿修比的首级,完成军务尚书的遗愿,聊等切勿吝惜生命!”

    米克贝尔加中将也绝不是无能的军人,勇敢加上用兵能力也在水准的人才,只不过,在这时候,个人程度的复仇心,比理性或是国家的责任更视为优先,也的确是事实。像这种视个人问题为优先的感情,是自“达贡会战”的赫尔贝尔特大公以来,可称之为帝国军宿疾的通病。“帝国军的高级军官,在战场只考虑如何树立个人功勋,欠缺和同僚间的协调性,对士兵们的感情也很淡薄,十分值得忧虑。”

    针对帝国的缺点,进呈如此谏言的豪沙·冯·舒坦艾尔马克中将,对米克贝尔加的训词如此批判:

    “那简直就是煽动进行私战。只要杀死叫阿修比这名贼将就可以了,完全不理会对帝国军来说孰轻孰重。”

    综合以上数点来看,两军内部的意思都相当不统一,但相较之下,同盟军这边还比较来得好一点。如果阿修比他们败了的话,自由行星同盟就像是“赤裸裸的被放入狼群之中”一样。这是自从“达贡星域会战”以来,同盟对本身处境的一贯认识,这个“防卫战争”观,是由于数量上的劣势所造成的,这是无法加以否定的事实。

    ——II——

    12月5日9点50分,第2次迪亚马特会战的最初炮火,白热的能源像豪雨似的开始降落在宇宙间。对双方来说,最初的齐射距离太远,所以并没有实质上的破坏效果,简单的说,只能算是开战的仪式而已。从第2次齐射开始才算真正发挥炮火的威力,两军阵形的各处绽放光的花朵,释放出来的能源波,震撼了所有的舰艇。

    “前进!突破敌军的中央以及右翼之间。”

    阿修比的指示照预定被传达下去,并且再以信号加以确认。遵照这个指示开始行动的,是贝尔迪尼的第九舰队和柯布的第11舰队。贝尔迪尼是不安,柯布是不满,各自抱着不同的心事,但仍然指挥着麾下的1万多艘船舰急速前进,和帝国军短兵相接。知道这种情况的帝国军,将炮火集中在急速接近的敌军上,这么一来,对同盟军主力炮火的对应能力就相对减低。像这种战力上的平衡,运用战术来加以操纵,是十分的巧妙。

    同盟军的第11舰队,也就是柯布中将的舰队,是唯一保持队型不乱到达帝国军炮列的部队。这不仅是代表柯布指挥能力的高超,也是由于贝尔迪尼的运气较差,前、侧两面都受到帝国军的炮火的集中攻击,使前进的速度迟钝下来。由于第9舰队承受较大的敌方炮火,柯布得以达到快速前进至目的地,但由于联击时间差的关系,形成半弧型的队型,遭到帝国军炮火的正面攻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