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暴风雨前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 暴风雨前夕 (第2/3页)

  “这也是原因之一。……如此说来,这件事有一半的责任在我身上!”

    同盟军攻陷伊谢尔伦时,杨捕获了数目直逼大都市人口的俘虏。

    先寇布准将撇嘴一笑。相貌洗练,现年三十三岁的他,是实行杨的作战计划,并促使其成功的一大功臣。出身贵族的先寇布,幼年随祖父母从帝国亡命至同盟,勇气与才智兼备。有时后,他那无所畏惧的性格也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不论自身遭人攻讦或为人称颂,他都能泰然处之,毫不引以为意。

    “不过,事情本身并不好笑!‘养活俘虏并不容易’,这句话中隐含重要的暗示,颇值玩味!事情并不是‘养活俘虏’那么单纯!”

    “怎么说?”

    “换句话说,莱茵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已然决意要展开对帝国和内门阀贵族联合军的武力冲突了,大家应就这点来加以考量!”

    当同盟军的头号大敌――金发年轻人的名字自杨的口说出时,一阵悄无声息。

    此后的数个月,杨不断地反复思索着这个问题――该如何来对付这个逐步进逼银河帝国霸权宝座的莱茵哈特・冯・罗严克拉姆?

    为了将权利完完全全掌握手中,莱茵哈特必定打倒与他敌对的军阀贵族。看来,大规模的内乱不久即将爆发了!杨手边握有的情报虽然不多,但无庸置疑的,莱茵哈特以开始针对这件事,着手进行铺路工作了。

    问题是莱茵哈特的布置计划不仅限于帝国境内,范围甚至扩及自由行星同盟。一旦贵族联合组织与同盟联手,或者是当莱茵哈特和贵族联合打得两败俱伤时,同盟军便可乘虚而入,那可就不能等闲视之了。因此,趁同盟军在亚姆立扎会战后元气大伤,无暇派兵出征之际,莱茵哈特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杨试着分析莱茵哈特所设定的情况,对他而言,尚有最低的条件限度,只要根据最低的条件限度来布局,准错不了!

    他分析整理的结果如下:一,莱茵哈特的兵力要对付门阀贵族已经倾注全力,没有剩余兵力。

    二,他无法同时两面发动攻势。

    三,根据一,二的情况来研判,运用谋略比发动武力对付同盟更为恰当。

    四,谋略之中,必定暗藏玄机――那便是使敌人分裂,进而互相残杀。

    按照这样的推算来看,杨已经识破莱茵哈特的计谋了。

    由内部分裂同盟军!

    莱茵哈特正是此意!他不得不如此做。换作是站在莱茵哈特的立场上,杨也会这么做,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一旦同盟军内讧四起,帝**便没有腹背受敌的威胁,除去了后顾之忧,莱茵哈特就可以全力挞伐门阀贵族组织了!

    接下来,他会采取何种具体措施呢?――杨进一步思考着,并获得一个结论。

    或许自己想得太多了……杨并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杨对自己的自信,可不如别人对他的信心多。

    不过,他现在所做的并不是追求人道或真理的工作,也不是要求绝对价值的工作,而是胜败,是竞争――它们永远是相对的,你永远只能比对方抢先一步,才能稳操胜算。说起来简单,事实上,要比莱茵哈特・冯・罗严克拉姆这样的天才更胜一筹,有如难上青天。

    杨觉得有点后悔了。

    去年,亚姆立扎会战之际,杨创下无可比拟的实战水准,但在开战之前的作战会议上,杨并没有竭尽心力去参与。当强硬派毫无责任感地高唱主战论调时,即使会使事态陷及胶着,自己也应该加以阻止的!

    (如果当时事态胶着,或许已未战先败了哩!)

    杨想到这里,不禁苦笑了起来。

    不管怎样,杨必须将帝国方面所提出的交换俘虏要求,转报同盟的首都――以国父之名为名的行星――海尼森。政府应该会欣喜地答应吧!俘虏没有选举权,但交换回来的同盟兵则有,选票数目等于二○○万票加上其家眷的票数。看来,他们势必会为此举行盛大的庆祝典礼!

    “尤利安!咱们大概是要走一趟久违了的同盟首都!”

    杨的声音充满活泼的气息,令尤利安微微感到不可思议。典礼,宴会,演讲……,海尼森充斥着这些令杨反感的仪式。

    可是,杨还是走一趟海尼森。

    iii俘虏交换并不是由“两国政府”之间来执行,因为两国的政府彼此都主张自己才是人类社会唯一的正统政权,互不承认对方的存在,也无意建立两国间的外交关系。

    这种情形若换作个人立场的问题,大家必须会对他们的顽固和愚昧,感到啼笑皆非。但站在国家的立场,人们就会以权威尊严之名,容忍这种种恶德存在。

    是年二月十九日,俘虏交换仪式在伊谢尔伦要塞举行。双方均派军部代表出席,彼此交换名单后,在证书上签名。

    “银河帝**及自由行星同盟军,基于人道及军规立场,决定释回彼此扣留之官兵,并保证以荣誉之名确实执行。

    帝国历四八八年二月十九日银河帝**代表齐格飞・吉尔菲艾斯上将“签名后,吉尔菲艾斯神采奕奕地笑着对杨说道:“形式上的仪式或许是有所必要,但却也令人觉得是种傻事呢!杨提督。”

    “我也有同感!”

    杨观察吉尔菲艾斯。杨算是很年轻了,但吉尔菲艾斯更年轻,不过才二十一岁而已。红宝石溶液染成般的红发,怡人的碧蓝眼眸,高人一等的身材,这位俊逸出众的美少年,是银河帝国屈指可数的一员悍将,连伊谢尔伦的女性也对他仰慕不已。在亚姆立扎会战中,杨曾直接和他交手,也知道他是莱茵哈特的心腹,但是杨却难以对这年轻人产生厌恶。

    吉尔菲艾斯对杨似乎也有同样的感觉,辞别之际,两人握手更是有力。

    “真是令人抱以好感的人啊!”

    事后尤利安也说出他的感觉。杨点了点头,但想到自己竟然对敌军的指挥官比对我方的政治家还有好感时,不由得感到有点莫名。许多时候你所面临的敌人总远较幕后的操纵者来得光明正大,这种情形并不稀奇,而且,现在的敌人未必是永远的敌人,现在的伙伴也未必是你永久的伙伴!

    不管怎样,这下子杨便可以借举办“遣返官兵欢迎典礼”为由,暂时大大方方地返回海尼森了。

    iv离开伊谢尔伦四个星期之后,杨和尤利安终于抵达首都海尼森。两人避开了二○○万的遣返兵,前来欢迎他们的家属以及大批记者夹杂簇拥的中央宇宙港,而在次要旅客线和货物线专用的第三宇宙港着陆之后,立刻搭乘无人驾驶的计程车直奔军官宿舍。途中,在仓库和工人宿舍杂处的哈其逊街上,碰到禁止通行的号令。警官们挥汗如雨地疏导群众,正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欲借人力来弥补地上交通中央控制系统的不足之处,但禁止通行的原因何在则不得而知。杨下了计程车,走向那还不熟练的年轻警官。

    “怎么了,为什么不能通行?”

    “没什么事,不要*近就是了,危险!”

    警官的话前后矛盾,他神色慌张地把杨推回去。穿着便服,杨也变得毫不起眼了。突然间,杨有股冲动,他想明示自己的身份问个水落石出,不过,杨最后还是不发一语地回到无人驾驶的计程车上。因为讨厌行使特权的憎恶感比好奇心更为强烈。

    绕了一个大圈子,事情终于真相大白,那是两人在回到位于希尔巴布利街上那空了四个月没人居住的宿舍以后的事了。

    扭开立体电视的新闻专用频道后,当时的情景立刻映入眼帘。“……最近,遣返兵接连犯下罪行。今天,哈其逊街角再度传出惨案,目前尚未调查清楚,已知至少三人被杀害……”

    播报员悲伤的表情和强加压抑的声音,显得极不调和。

    为摆脱战场上死亡的恐惧阴影而吸食迷幻药和兴奋剂的士兵们,成了毒瘾患者,重返市民社会。总有一天,恐怖和疯狂势必像无形的熔岩爆发出来,沛然莫能击之。

    杨灵机一动,叫尤利安从资料供应库传送关于犯罪的统计资料。杨没有自己动手的原因是,不晓得如何操作电脑,并非特意要尤利安去做。

    杨的猜测没错,和五年前相较之下,犯罪事件的比率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五。相反的,犯罪的检举率则降低了百分之二十二。不但人心颓废,连警官的素质也日趋低落。

    由于战事旷日持久,许多官兵阵亡沙场,军队只得不断补充兵员,结果造成社会上各行各业人力资源不足。医生,教育家,警官,系统管理员,电脑技师……等,各类专业人才大量减少,空缺不是由生手接替,便是任其荒置。于是,维系军队根本的社会体制日渐萎缩,一个衰弱的社会,其军队必然随之衰弱,而衰弱的军队又损失官兵,如此一来,势必得再向社会要求补充兵员……

    这种恶性循环,就是那名为战争的纺车所编织出的矛盾累积吧!杨不禁想到,应该让那些高唱“和平所产生的**比战争所带来的破坏还可怕”等论调的战争赞美者看看眼前的社会景象!他们已经加快了社会崩溃的速度了,却还要辩称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战的!

    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战呢?

    放下手边的资料,杨仰躺在沙发上,反复思考着这个问题,因为,他不得不扪心自问,自己所做的事情意义何在?当想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毫无意义时,杨的心情就轻松不起来了。

    第二天下午的典礼,如往常般地在华丽空洞的辞藻和歇斯底里的军国主义狂热中,划上句点。

    “我觉得一辈子的耐心都在这两个钟头以内消耗殆尽了!”

    杨走出会场,对着在旁等候的尤利安大发牢骚。“的确是让人受不了!”――尤利安心中颇有同感。以前,杨对这类的典礼,总是毫不避讳地表现自己的反感,有时甚至会全场都起立时,独他一个人兀自坐着。这次,他只是嘴巴上咕哝几句“不知所云!无聊透顶!”而已。

    杨深深地吁了一口气,像要把方才在会场上吸进的“毒气”都排吐出来似的。突然,他看到前面的街道上,有一队数约一百人的群众。他们身穿滚红边的白色长袍,高举“还我圣地”的标语,嘴里不知在吟唱什么,缓缓地向前走去。

    “那边是怎么回事?”

    杨问身旁的年轻军官。

    “噢!他们是地球教会的信徒啊!”

    “地球教会?!”

    “你不知道吗?这个团体是在最近才形成气候的!至于他们所崇拜的神体,便是地球……!”

    “崇拜地球……”

    “人类的故乡是地球,也就是所谓的最高圣地,现在由银河帝国所支配。

    他们希望借着武力夺回地球,然后在上面兴建引导全体人类的大圣堂!不计任何代价,也要为达成这个目标而共赴圣战……“杨错愕不已!

    “他们不是认真的吧?!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嘛!”

    “我倒不这么认为!”

    年轻军官正色应道。

    “……我们是正义的一方,最重要的是,杨提督!我们拥有像您这样伟大的军人,一定能够消灭残暴的银河帝国,把地球夺回来,不是吗?”

    “咳!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啦!”

    杨一面掩饰着心里的厌恶,一面回答。

    不论在哪个时代,总有狂热的信徒。不过,尽管如此,这件事情也太荒谬了!

    地球的确是全人类的母星,但是极端说来,他只不过是伤感主义的对象。八世纪以前,地球便不再是人类社会的中心了,文明的范围日益扩大,其中心也随之移动,历史可资证明。

    为了夺回边境上一个古老的行星,牺牲数百万人的生命也无妨!――这种念头是从何产生的?!

    “说到这个,倒是有一个类似的团体存在,忧国骑士团现在怎样了?”

    “不太清楚,不过,好象有很多团员都加入地球教了。啊!因为想法雷同嘛!这不冲突吧?”

    “背后的*山也是同样的人吧?”

    杨声音压得很低,军官似乎没有听到。

    晚上的宴会时间未到,杨和尤利安想先回官邸休息,坐上无人驾驶的计程车后,杨陷入沉思。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有所谓的十字军。他们以夺回圣地为由,假借神的名义,侵略他国,破坏都市,掠夺财宝,虐杀住民,他们非但不引以为耻,反而向世人夸示着迫害异教徒的功绩。

    这一块历史的污点,是由无知,狂热崇拜,自我陶醉和心胸狭隘所产生的。事实上,那些信奉神与正义的人才是真正凶暴残忍的人,这应该已是个惨痛的证明了。然而,二千五百年过去了,地球教徒在宇宙中再度演出这种愚昧荒唐之举!

    有一句警句如是说道――好施善行者喜欢一个人默默耕耘,盲信愚行者希望有同伴一起做。他可绝不愿成为那种跟随他人愚行的人!

    而地球夺回运动其实和表面上所看到的盲信愚行,根本没有两样!

    在十字军背后操纵一切的是伯纳乔,杰诺巴等的海上商人,他们的目的不外在削弱异教徒的势力,独占东西贸易。支撑着这个狂热崇拜的正是这个包藏祸心的企图!这段历史倘若一再重演……

    躲在背后的是第三势力国……费沙?

    这个想法闪过脑际,杨不禁为之愕然!计程车座位本就不宽,他突然急促地挪了挪身体,尤利安不禁好奇地瞪大眼睛看着他,问他怎么回事,杨含糊应了几句,又陷入沉思之中。

    站在费沙的立场来看,当然希望帝国和同盟环伺在地球周围来一场更加憎恨的厮杀!不过,一旦帝国和同盟垮台,秩序破坏殆尽,这样一来,对于以商业立国的费沙而言,反而是一大困扰吧!根据费沙的企图和用心,如果不是在其控制的范围之内,就毫无煽动的价值。但可以肯定的是,盲目信仰的精神张力,最后势必突破控制防线爆发开来,费沙理当明白这层道理才是。

    莫非……他们真的志在以武力夺回地球,恢复过去的光荣……。

    “实在搞不懂,费沙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杨喃喃自语,想着想着苦笑了起来。地球背后的主谋者未必是费沙哩!

    自己倒先杞人忧天了,岂不可笑?!

    回到官邸,杨想喝一杯消除疲劳,他扬声叫尤利安。

    “给我倒杯白兰地好吗?”

    “有蔬菜汁啊!”

    “……恩……你认为蔬菜汁可以消除疲劳吗?”

    “你认为它可以,它便可以!”

    “咦?这句话是谁教你说的?”

    “在伊谢尔伦,周遭都有老师啊!”

    卡介伦,先寇布之辈的挖苦专家的脸一一浮现在杨的脑际,杨哼了一声。

    “少年时期的教育环境早该小心选择才是呵!”

    尤利安放声笑了出来,“只能喝一杯!”――他打定主意后,端了白兰地走过来。

    v和先前的典礼比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