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恐怖分子 (第3/3页)
一个洞套着一个洞,靠油灯照明,大概走了一百来米,里边出现一个亮堂的大厅,大厅里的景观和外面的破落截然不同,简直像个宫殿。
被磨平的壁墙上画着许多古怪的画像,有人物,还有动物,头上是一个勾勒着白底蓝边的穹顶。这种地方,陈小山在小时候曾无数次地想象过,尤其在他习读阿拉伯语言的时候,他总是幻想着在这种环境下,有一个老者坐在上首,不停地给围坐在他身边的人讲解诗文。
大厅的中央有一块大大的地毯,坐着5个穿白袍的大胡子,其中一个正如他想象中的白胡子老头。或许他们就是这的头领了。他们刚开完会或者刚做完礼拜,看着陈小山两人走进来,都站了起来。
没等他们开口,陈小山就给他们鞠了个阿拉伯式的躬。
“你叫什么名字?”老头问。
“陈小山。”
“你是怎么学会我们东拉夫语的?”
“我从小就学过,祖传的。”陈小山又想起他惯用的伎俩,攀老乡。
几个人惊奇地看着陈小山,这个中国人居然能说出这么流利的本族语言。老者走了过来,上下打量陈小山。
“那你的祖先是?”
“根据记载,我们的一个祖先叫阿卜杜勒-卡瑞尔,他说的就是这种语言。”陈小山清楚地记得涂山书院的一本古籍上就这么写的,于是随口而出。
陈小山又诵读了一段古籍的开篇文章《安弥颂》,所有人听完都面面相觑。这篇《安弥颂》是他们东拉夫人的经典,只有东拉夫的后人知道,外人绝对不可能了解。
接着陈小山不知不觉念道:“惟有真主,其内心只要有一颗大麦那般重的信德,将来他就能从火狱里脱险。惟有真主,其内心只有一颗小麦那般重的信德,将来他就能从火狱里脱险。惟有真主,其内心只有一粒尘星那般重的信德,将来他就能从火狱里脱险。”
老者走过来,拥抱了一下陈小山,然后拉着他坐在自己身边,并亲自给他倒了一杯奶茶。
在他们的询问下,陈小山将涂山的传说改为东拉夫人的一段传奇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阿卜杜勒-卡瑞尔的人在海上经过千辛万苦来到一个叫涂山的岛上,建清真寺,呼唤民众信奉真主,可后来整个岛屿被外族侵占,岛上的居民遭到追杀,阿卜杜勒-卡瑞尔携带着妻儿老小,逃到中国的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安定下来,繁衍生息。这种语言一代代传承下来,现在传到了陈小山这一代。
陈小山绘声绘色的讲述,令在场的人为之动容,老者激动地拉着他的手,仿佛是看到了失散多年的子女,老泪纵横。
“现在会说东拉夫语的人已经不到3000人,真没想到,在国外居然还有人会说我们的语言,并且知道我们的圣典。你一定是我们阿卜杜勒家族流落在海外的传人,感谢真主给了你光明,让你找到了回家的路。”
每个人又重先给了陈小山一个欢迎的拥抱。似乎有点假,但一切只能顺其自然演下去。
没想到这种平时并没好好学习的语言,居然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陈小山心里一块石头落地,应该不会有生命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