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 上电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十五章 上电视 (第1/3页)

    周一上午,路迪带着陈小山来到巴国驻华使馆,主要是让他熟悉采访的程序和见识见识什么叫大使。

    接待他们的新闻官叫贾卖德,他用很老外的中文说,我的名字是不是很有意思,假东西还可以卖。不知是谁这样诓过他,他却用这句玩笑话把自己的名字幽默了。贾卖德把他们带到大使穆罕默德先生的办公室。路迪在路上时就对陈小山说,一个大使的身后是一个国家,哪怕国家再小,也是一个有人民、主权和军队的国家。

    穆罕默德是个有些秃顶的小老头,金边眼镜下黝黑的脸,大胡子刮得很干净。他狠狠地对《华夏新闻周刊》夸了一番,他希望多报道巴国,关注巴国,更希望和他们交朋友,多支持他的工作。他的英语让人不舒服,像闽南人说普通话,口音很重。

    英语是陈小山没学过的语言,路迪准备教他,能懂其他印欧语系的语言,学英语并不难。在涂山书院的书籍中,竟然没有一本英语写成的书,这是件奇怪的事。

    在大使办公室的沙发上坐下来,有个中国女孩给他们端来两杯咖啡。采访的主题主要是围绕恐怖组织近期的猖獗活动进行。巴国与阿富汗接壤,也是阿富汗境内恐怖残余力量的主要逃窜方向,同时也是这些人的重要渗透区域。阿富汗反恐战争结束以来,巴国政府逮捕了大量逃入本国境内的恐怖分子,并将许多恐怖嫌犯移交美国,这就引起了对手的极端仇恨,采取各种报复性手段,当然也还有其他原因。

    “中国公司在贵国的工程项目,屡屡遭袭击,贵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以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商业利益?”

    路迪的英语已经很不错了,但听大使英语仍然很吃力,有时一遍遍的重复还是听不懂。大使摆出一副无奈的动作,然后又不失风度地换一种方式表达。路迪一直认为巴国的官方用语并非阿拉伯语,不然陈小山可以帮着做翻译。

    陈小山试着用阿拉伯语问:“您能说阿拉伯语或者其他什么语言吗?”

    穆罕默德用阿拉伯语微笑地回答道:“当然,我们的国语是乌尔都语,‘乌尔都语’。”

    后面那个“乌尔都语”的发音就是乌尔都语,乌尔都语也是涂山话的一种。

    陈小山试着用乌尔都语说:“那我们可以用乌尔都语交流,如果有些词句我没法听懂,那么就用阿拉伯语做补充,你看好吗?”

    穆罕默德高兴地说:“好,说得非常好,你是我来中国后碰到的第一个会说乌尔都语和阿拉伯语的人。”然后把手伸过来又和陈小山握了一下。虽然乌尔都语学得并不是最好的,但交流没问题。

    路迪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仿佛自己是个置身事外的人,她看到刚才还很严肃的大使笑了。这是她又一次看到陈小山神奇的语言魅力。

    陈小山开始充当翻译:“与中国政府合作在边界共同打击各种恐怖势力的工作目前有什么新的进展,下一步有哪些具体的合作安排?”

    这种模式化的采访其实没有太多新闻,后来的采访更像是大使和陈小山聊天。穆罕默德大使夸奖陈小山的阿拉伯语比他们国家大多数人说得还好,并问是在哪个大学学的?陈小山说自己的祖先有可能来自南亚一带,乌尔都语和阿拉伯语是祖传的。

    大使有点不可思议,千百年来,有不少南亚人通过海路或陆路来到中国,能够同时将两种语言流传至今的中国某个家族确实闻所未闻。而且陈小山居然不是穆斯林。

    陈小山不想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