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零四章 民族的脊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百零四章 民族的脊梁 (第3/3页)

支持的人。

    刚才几位官方代表将他们的意见说了出来,全部站在孙大勇的立场,如果曾学礼仍然也支持孙大勇部长的观点,那么整个代表团的格调也就定了下来,所以他的意见很重要。

    孙大勇之所以最后才问曾学礼的意见,他是想借助这些人向曾学礼施压,不想曾学礼跟着华文昊一方‘胡闹’,在孙大勇眼里,华文昊等人的行为是不成熟的表现,他是从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的角度看待问题。

    曾学礼说道:“这次华夏中医代表团的专家组里,我和华文昊是曲部长亲点的非官方代表,同样的布衣之身。

    金校长是华夏中医教育界的代表,中医的未来取决于人才,离不开金校长淳淳教诲。李先生是华夏中医协会会长,可以代表华夏中医的主流,你们的观点都很正确,我也非常赞同你们的观点。”

    孙大勇笑着点了点头,他很欣慰,他最怕曾学礼反对,以曾学礼的地位,如果他反对这样处理,那么他会很难心,很难完成这次的‘任务’。

    在孙大勇心里,这次华夏代表团参加三方的医学会,不仅仅是医学交流,他更注重政治影响,还有就是韩方...

    曾学礼继续说道:“但是这些并不能代表中医,真正代表中医的是民心啊!”曾学礼感慨道:“民心所向,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长久的根本所在,在座的各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韩万石明知中医是我们华夏的固有文化,仍然不顾一切的要申遗,就是因为民心所向。

    韩人的民族自尊心,让他宁愿歪曲历史,歪曲文化,因为这样可以凝聚他们的民心,民心所向,无可匹敌,这才是他申遗的目地。

    我们华夏缺少的就是民心,试问当别人窃取你的东西,你仍然在那里婆口苦心的相劝,当一个人手拿凶器威胁你时,你仍用慈悲来感化他,这可能吗?

    中医是华夏的文化,是植根在这片热土里的文化,是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精髓。范仲淹曾说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这是一代大儒的人生目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民心,民意。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求同存异,学术没国界,但是文化是有国界的,中医是我们的文化,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异议,和韩人没有任何沟通的余地,他们必须承认中医是我们的,只有达达这样的共同,才能让我们与他们进行学术沟通,否则没有任何谈判的余地,这是我的观点,也能代表华夏几百万中医工作者的共同心声,所以我无条件的支持文昊中途退场的决定。

    韩国人不放弃所谓的韩医申遗,不承认韩医源自中医,我们就决不会参加这种形式的医学交流,这是我们的底线,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华文昊与曾学礼对望一眼,这才是他们心中想说的。

    民意,民心,这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