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泰西封的问题 (第2/3页)
决定一切。
瞬间,本已产生歉意,有过一刹那‘妇人之仁’的李泰又回过神来,再次凑到武媚娘耳边,轻柔道,“媚娘,再让我感受一次你的身体,我需要知道,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武媚娘呵气如兰地在李泰耳边轻声柔媚地“恩”了一声,接着,房内仅剩下女皇帝那媚人心神、如泣如诉的呻吟声
竖日,大唐皇帝亲下的文碟被送予白衣大食占领的波斯地区,李泰他们要做的仅是等待,等待对方的反应,等待李恪的到来。
经过一翻思量,李泰明确得出,白衣大食在这时候不敢开罪大唐,将李恪留在白衣大食那也没啥好处。或许他们能将叙利亚攻下,但一样有宗教狂的拜占庭也不是好惹的。伊斯兰教会发动‘圣战’,基督教也曾有十字军那帮宗教狂徒,只是想来欧洲除了拜占庭外,当下不会有太多人能领教到穆斯林的实力。但能站阿拉伯那旷野地进攻下依旧不被灭,那么拜占庭的实力可想而知,其自然有能力抵御,且丝绸之路的诱惑,大唐暗中的支持,这都能成为统治者的一种信念,而保护家园则是下层士兵拼命的理由。
而北非下埃及,这个非洲唯一受到外族统治上千年的民族、国家,相比上埃及处于尼罗河发源地,它处于尼罗河下游汇入地中海处,地理成了制约其命运的一大要素。但现在拜占庭自身抵抗白衣大食都不敢言定能坚持住,但为自由而战的埃及人却散发出令人无法想象的力量,居然顶住了来自白衣大食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即便是‘安拉之剑’也不得不惊叹这个民族所承受苦难之多,这顽强的抵抗并非一个和平民族能做得到的。就好比阿拉伯人曾一度落后,一度遭受外族统治,当他们都聚集到先知的旗帜下,听信‘圣战’的号召时,任何一个曾比他们先进的周围民族都不足以抵抗他们。原本是打算招降埃及土着人,他们也成功联系到了,但大唐地横插一杠却使得整个时局被搅得乱七八糟。
不过此时的白衣大食还不敢得罪大唐,先知对大唐的评价甚高,大唐在他们眼中是个神圣的地方。之所以联姻大唐,那是为了学习大唐先进的文化,毕竟先知的圣训还在眼前,“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这是一句很平凡的话,并无什么华丽的辞藻,却诠释了中世纪时期大唐在世界的中心地位,那时的大唐影响力可见一般。即便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