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不单是战争! (第3/3页)
文化,况且中世纪的欧洲十分黑暗,大不了与教廷取得联系,与东方丝绸之路的物资换取其视为异端邪说的人和典籍好了。反正当时的教廷有绝对实力统治思想,也限制文明地发展。
在远东等地融合各宗教所长,但能否改革一个最好的宗教,李泰看中的是传播古希腊典籍的景教。当然也可以重新创立一个新的宗教,不过,在中东地区可能还行,但到了远东,尤其是华夏,可能很难
闭上眼睛,深吸口气,在布兰三人奇怪的眼神中淡淡道,“要想限制伊斯兰教向东发展,想让波斯民众不会穆斯林化,那就改革宗教吧,不仅是你们的袄教,在波斯以东的佛教、景教等都该进行改革,或者联合一起发展,否则你们只能躲入大唐,却永远别妄图复国,只能做亡国之人,流落大唐安享晚年。不过,到了那时候,即便大唐没人看不起你们,你们自己会好意思安心过日子吗?原先强盛的萨珊波斯,被一个曾经被自己欺负过的落后民族灭亡,连自己的文化、宗教都无法保留,自己还要躲入大唐避难,你们自己愿意看到吗?当别人强大时,你们停下脚步等待他们,当别人超越你们时,你们还在内乱,当别人灭亡你们时,你们会如何呢?怪自己无能,还是衷心赞叹敌人强大胜过自己,不是自己能抵抗的,将希望寄托于大唐,大唐若不救,那就又为自己找到借口,不是自己不救自己的民众,而是连大唐都无能为力,那就更不是自己的能力范围吗?”
将李泰的话翻译一遍,三人沉吟一会,布兰首先开口,“魏王说得对,若是不做些什么,我绝对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我们接下来会细心同殿下学习,希望可以通过了解白衣大食,连得出对抗他们的方法,就是不能,也要保留自己的文化,我布兰是不甘于当亡国之人的”
巴赫曼与鲁斯塔姆都都表达了对李泰的谢意,若非李泰提醒,他们还是处于一味地抵抗,不会想着去了解对方,不会想着自己什么地方比不上对方。他们仅是拼命抵抗,若是失败也只会投降或逃往大唐,现在他们开始重视双方的战争,这不单是战争那么简单了,这是民族、宗教、文化的冲撞,这场战争意义重大。能守住,他们就不会被同化,若是失败,他们的民族将失去自我意识.